东方网3月29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罗布泊水面却超过2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常识性错误赫然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本报3月26日刊登《铅球要在空中飞10秒?!》一文,指出初中数学教材中存在一些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昨天又有老师反映,初中语文教材也有类似问题,亟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及时加以改正。
语文教材频现低级错误
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据史书记载,在四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长宁区中学语文教研员魏新磊在一次公开课上听学生读课文时感觉不对劲:“新疆虽有160多万平方公里,罗布泊当时再大也不可能占到新疆的八分之一呀。”他回去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个“20万”应该为“2万”。魏新磊后来又多次听不同老师上这篇课文,却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而教材使用多年,直到今天也没有加以更正。据魏老师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也选用了这篇文章,之前用的也是“20万”,但现在已经更正为“2万”。“知错就改并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更让魏老师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云雀》一文。“这篇文章作者是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但原作优秀并不等于译作同样优秀,从汉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教材选用的译作,错误之多令人咋舌。”魏新磊举例分析道:原文“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宜于在林间栖息”,“于”与“在”重复;原文“每年有两三回,她得承担起做母亲的、多灾多难的幸福,忍受无数风险去尽那份哺育的辛劳”,“承担……幸福”和“忍受……风险”,明显的搭配不当;原文“只要有一丝太阳出现,她就会引吭歌唱”,“太阳”前面的数量词居然是“一丝”!
教材编写要多份责任感
“上面所列举的问题,只要稍微认真一点,并不难看出。”据魏新磊介绍,与课本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还把《云雀》这篇课文的语言品味放在突出位置,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品味文章丰富、典雅、充满深情的语言……”,“教学建议”第一条就是“本文语言独具韵味,值得细细揣摩品味”。这颇有点讽刺意味。
魏新磊也听不少老师上过这篇课文,发现老师们都是严格按照教参要求,照本宣科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因为这是教材选编的名家名篇,大家潜意识里早已默认它为佳作,无可挑剔,无可争议。专家这样认为,老师这样认为,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魏新磊说,“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老师和学生通常不会对教材产生质疑。正是因为教材有着这样的特殊地位,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更需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严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