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香港举行“抗炎前线2013”SARS十载医护回顾启动礼。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以及医护界人士同当年战斗在医护一线的亲历者等出席活动。(资料图)中新社发 任海霞 摄
中新社香港3月31日电 题:难忘淘大隔离夜 香港抗非典转折点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2003年3月31日,一个淘大花园居民想忘记又难以忘怀的日子。
连续数日,香港天色昏暗,天气寒凉。“非典”(SARS)疫情在淘大花园爆发,居民感染人数持续上升,尤以E座最为严重,高峰期一天内有近80人“中招”。往日人来人来的社区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商场、酒楼和戏院通通拉下闸门。
3月31日,时任特首的董建华亲自拍板下,特区政府史无前例引用“防止传染病蔓延规例”,宣布对“疫厦”淘大花园E座实施隔离,隔天又安排住户全部撤离,迁至政府辖下的度假村暂住。
当时隶属东九龙机动部队的警员高永祥参与紧急隔离令的执行,协助淘大居民撤离。回忆起十年前那一幕,他说,“当晚出动了几百名警员,我们带着口罩和手套,不似平时有说有笑,做事时很严肃甚至战战兢兢,几乎没什么声音。行动从1号晚上开始,到2号清晨才画上句号。”
淘大对高永祥而言不止一次特别行动那么简单。他在隔离行动后发现染上非典,更糟的是还传染了妻子和儿子,不过一家人最终都康复。“幸好几百个警员中只有我一个"中招"。”他如今笑着对记者说。
高永祥以曾经是非典病人的经历指出,政府采取隔离是想将居民由一个充满病菌的地方,转移到干净、安全的地方,并且为大厦消毒,方便日后继续住。“相信大家都明白,所以当时冷静面对,没有恐慌、没人想逃走,也没人情绪好差。”
不过,在同样有份参与淘大隔离的卫生署医生梁耀康看来,当时很难做到情理兼备。他在逐家逐户记录居民资料时,遇到一个女孩,“声泪俱下恳求我让她见情况危殆的婆婆最后一面”。
位于九龙牛头角的淘大花园只是香港一个普通屋苑,却因非典的“到访”而变得举世知名。2003年的疫潮中,淘大伤亡惨重329人受感染,42人死亡,其中22人是E座居民。
淘大成为全港非典“重灾区”是很多机缘巧合交织而造成,牵扯“U”型聚水器、强力浴室抽气扇、天井狭窄形成“烟囱效应”等一系列环境因素,港府和专家团队已有大量调查。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余德新等人早前的研究则指出,在淘大事件中,非典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很高。余德新等人近年进一步分析全港的非典病例,他告诉记者,初步发现当年源自E座的非典病毒,扩散范围甚至超过淘大花园,波及周边其他住宅区。
余德新说,以上结果带来的启示是,一旦确认源头病人或污染源,应尽量避免将病毒打散,成为悬浮微粒飘浮于空气中,而要果断采取隔离措施。他认为,2003年3月,政府起初封闭淘大E座、将居民原地隔离的做法欠妥,好在很快更正,将居民迁出,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十年前,在非典的淫威下,淘大花园罩上阴霾,“出租车司机都不敢踏入一步”;十年后,淘大恢复了人流畅旺。2003年,淘大楼价跌至全港最低,每平方英尺不过2000多港元,现今成交价最新升至逾1万元。
据业主委员会介绍,淘大业主早前集资将屋苑里外翻新,大厦内安装了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更换了“U”型渠管,大厦外墙亦漆上明亮的橙色。
翻过非典这一页,淘大花园劫后重生。(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