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刘劼 战艳 岳瑞芳)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双汇国际29日宣布将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生猪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如果得到美国政府批准,此交易不仅将刷新中国企业并购美国公司的金额纪录,还会给饱受诟病的中国食品行业带来多重影响。
按照协议,双汇承诺合并后的史密斯菲尔德将保持运营、管理层、品牌和总部不变。后者会有机会通过双汇的销售渠道将产品卖到中国。而双汇可以获得高质、优价和安全的美国产品,并借鉴对方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经验。
“这对史密斯菲尔德所有股东、美国农民和美国农业都是一桩大买卖”,史密斯菲尔德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拉瑞·珀普说。
中国多年来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等肉类生产国,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促使肉类进口快速增长。耕地广大的美国又是中国粮食、肉类、食用油料等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单纯从商业意义上看这笔交易堪称双赢,其结果很可能造就一家全世界最大的肉制品厂商,将美国充裕的可输出猪肉资源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结合起来,铸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并利用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不同步而取得更稳定的营业收入。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是全球大型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该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3.6亿美元。作为美国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占据美国市场30%的份额。而中国猪肉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估计双汇在国内市场占比不超过5%,却已经是最大的市场份额。
华创证券资深食品行业分析师金凤表示,史密斯菲尔德在品牌、技术、加工、低温肉制品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跟双汇未来发展战略很接近,会产生协同效应。双方资源互补,双汇有望借此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和话语权。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猪肉行业也不例外。2011年双汇的瘦肉精事件以及最近黄浦江死猪事件严重打击了中国消费者对本国肉类食品的信心。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王晓悦认为,通过收购双汇可以有机会接近美国更规范的生产流程和更先进的生产工艺,这种示范效应将有助于双汇完善自身产品,重塑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信心。
双汇国际主席万隆说:“史密斯菲尔德是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我们将把双汇打造成为和史密斯菲尔德一样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安全产品为原则的全球领先猪肉生产商和加工商。”
万隆进一步表示:交易完成后,双汇国际会坚持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专注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肉类产业,通过遍布全球的资源布局,打造世界级的肉类企业航母。同时双汇会延续史密斯菲尔德的既定战略,维持其卓越品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与其一道完成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和对环境保护的实践。
尽管收购对提升中国肉类行业质量有一定积极影响,专家认为这种影响仍然有限,不可高估。王晓悦认为即使完成收购,基于国内行业现状双汇也不可能像史密斯菲尔德那样马上实现全产业链整合,一次收购不会改变国内行业的大环境。
同时,专家提醒这笔预期的双赢交易中还隐藏着一个巨大风险。梅新育表示,东亚各国和地区一致禁止使用瘦肉精,而在美国瘦肉精是合法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正是这一差别使得美国猪肉、牛肉等肉类产品进口长期成为美日、美韩、美台贸易谈判中的难点,多次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中国政府在进口问题上对此标准也一直顶住了来自美方的压力。
“然而,一旦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交易完成,为自身利益起见,这家国内企业巨头将有着强烈的动机游说政府放松、乃至取消瘦肉精禁令;而一旦我方阵营内部骨干企业中出现立场转变,我们是否还能有足够底气顶住美方的压力?这是值得怀疑的,也是双汇-史密斯菲尔德交易最令人疑惧之处。”梅新育在给记者的邮件中写道。
目前,这笔交易正等待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查。
尽管,这次双汇收购对象是美国粮农产业巨头,交易金额巨大,王晓悦认为此次交易获批应该问题不大。并购成功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量不会影响猪肉在美国本土的供给。(参与采写:刘金辉 方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