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广东梅州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磐安围正门。 蔡欣欣 摄
图为: 兴宁市叶塘镇镇长介绍光绪帝特赐此匾。 蔡欣欣 摄
图为: 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磐安围的外观。 蔡欣欣 摄
中新网梅州6月25日(记者 杨草原 周涛 罗琳)位于“中国围龙屋之乡”广东兴宁叶塘镇河西村的客家古民居磐安围始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18年历史。历经百余年风雨,磐安围仍完好无损,成为兴宁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古民居。
近日,中新社记者专程探访了这座古民居磐安围。
磐安围兴建于1895年,历时16年竣工,其名“磐安围”为“坚如磐石,安居乐业”之意。该屋为土木石结构,其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三堂四横一围一池一禾坪,房间122间。
走进磐安围,看到房内雕梁画柱。叶塘镇副镇长王忠告诉记者,刁氏在建房时选材极慎,磐安围的梁木、门屏、玻璃等选材精美,门、窗、天井等则多用石条加固。“刁氏对基础建材质量要求极高,每块石均由江西经人力运来,所用材料都需她一一检验。据说检验木头时她用脚踢木,能滚动者必圆直、实心,方能用于建房。”王忠说。
记者走在中堂和客厅,看到其房梁雕花精美,地砖铺设独特,窗上琉璃色艳,窗框内以佛教万字装饰,布置得十分精巧。据王忠介绍,会客厅以人字砖铺设可防潮,另外为节省开支,刁氏当时还在磐安围百米开外的空地自设砖窑厂,自制砖瓦。“如今的房屋瓦砾铺盖了两层,若有碎瓦,只需抽出即可,无需再装新瓦,由于选材的质优及建房技艺的高超房屋百余年来从未大修。”王忠说。
磐安围除做工精细外,其防御功能也让人叹为观止。在房屋外围碉楼处记者看到数百个枪孔炮眼,“磐安围外围设了数不清的枪炮眼。其有明、暗之分,从外墙只能看到部分明枪眼,许多暗枪眼隐藏在屋内各处,防御性之强,让人叫绝。”王忠说。由于旧时刘氏家业庞大,为护家人,刁氏在建房时于屋的四角建三层高的碉堡,还安置嘹望孔,设明暗枪炮眼,若有敌外侵,无一射击死角。
磐安围的防御功能强、基础建材优质,完好无损且周围无建筑。据悉有一重要因素,即其后人形成了“任何人不得改变原有房屋结构,且不得在磐安围周围建房”的不成文传统制度。这成为磐安围保存完好的又一原因。
“由于磐安围保存最为完整,及其所收藏的文物之珍贵,被梅州市选定为申"世遗"的个体。”王忠说,跟随王忠的脚步,记者看到化胎处一间房内,完好地摆放着梨花木所制的“围龙屋罗盘图”(即建房的原始图形)及光绪帝所赐朱砂匾。王忠介绍:“据说,刘乾昌是极为勤于经营的商人,曾任光禄寺署正职衔加二级的官。此朱砂匾则是光绪帝为表彰刘乾昌祖上家风淳厚,教子有方,特赐此匾。上面还写着满文和汉文两种字体。”此外,屋内还有众多客家农耕文物,整个磐安围就是一个小型客家文化大观园。
磐安围凭借其优势,于近年先后获评兴宁市十大古民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到磐安围参观与拍摄。
如今,刘氏大部分后裔都在香港、台湾、以及加拿大、美国等地区与国家发展,每逢重要节日,他们不忘回乡相聚磐安围。磐安围成为海外游子与家乡亲人联系的重要载体。当地政府目前也正准备将磐安围与当地其他古民居串珠成链,打造客家文化旅游新景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