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的登山路颇为陡峭,一侧栏杆为村民自己筹资所安装,以保证爬山人安全。 | |
在马山山顶,有一个石头房门,成为游客的必游之地。 | |
马山上的石碑从唐宋一直到明清,数量有数十个,颇为壮观。 | |
文/片 本报记者 陈伟 实习记者 贾文圆
在长清区马山镇,有一座马山,因山形似马状而得名。马山,原名隔马山,战国时,晋国军队讨伐齐国,为阻晋军进攻,齐国杀马于隘阻击而得名。马山上还流传着唐朝薛仁贵的故事。自古以来就有“千里泰山,百里马山”的说法。如今1000多年过去了,马山周边村民仍然讲述着这些古老的传说。
“鬼谷洞”里有鬼谷子睡过的石床
在马山上有一座鬼谷洞,又称通明洞,因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在此而得名,是马山上最大的山洞。它贯穿马山东西,全长100余米,高的地方有7米,最矮的地方也有3米。
“洞内上午刮西北风,下午刮东风,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人居住。”马山镇文化站站长李光宝说。
从东面进洞20多米后,紧靠洞壁南侧有一张3米长、2米宽的天然石炕,传说鬼谷子隐居曾睡于此。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纵横家、军事家,名为王诩,是战国时期的奇人。鬼谷子本人已经足够神奇,但是他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是各不寻常。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名相,他们共同的老师就是鬼谷子。
如今在马山西边山下3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城遗址,即学城,就是鬼谷子先生授艺之所。历史上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马山西边4公里的地方。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当时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围魏救赵,率军直取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
齐国的干预让魏国颇为生气,魏惠王命庞涓为将,率10万军队,攻打齐军。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展了“减灶”招数,第一天挖了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3天追下来以后,庞涓见齐军退却避战,并且天天减灶,不禁得意忘形,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随后进入孙膑的包围圈,被万箭射死。
如今的马山早已看不见当年的腥风血雨,但是依然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战争的惨烈。
“烧饼石”曾救过唐朝名将薛仁贵
马山北面山坡,有一大片黑乎乎、扁圆的石头,远看就像一张张烙熟的烧饼,当地人称其为“烧饼石”。关于“烧饼石”,当地流传着另一个传说。
李光宝告诉记者,唐朝时候,大将薛仁贵奉皇上的命令东征打仗。在马山山脚下,被敌人包围。薛仁贵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手下兵将已累得气喘吁吁,加上又渴又饿,连刀枪也举不动了。薛仁贵硬冲了几回,不仅没有冲出包围,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将。
正在此时,有个挎篮子的老嬷嬷从山边过来。老嬷嬷说:“我给将士们送点干粮充充饥吧!”数千将士看了看她挎的竹篮,从嘴角挤出一丝冷笑,“一篮子干粮能喂饱几个人?”
但是薛仁贵眼看着她从篮子里往外拿烧饼,源源不断。将士们吃饱了之后,个个都来了精神,还未等薛仁贵感谢,一眨眼儿的工夫,老嬷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此时,敌人还以为薛仁贵被困在山里头,没吃没喝等着饿死,没想到数千唐兵犹如虎狼冲杀出来,打败敌军。
“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山顶上的石碑还记载着这段故事呢。传说未必是真,但却可以说明马山的确是一座奇山。”李光宝说。
“蛤蚌洞”里深井曾引来地质队
马山的腹部,有一天然形成的奇特山洞,因洞口形似蛤蚌而得名蛤蚌洞。如果站远了看,山洞又像两个亲密的恋人在接吻,所以又称为情侣洞。
尽管蛤蚌洞的洞口稍小,但是洞里边却很宽阔。往里走10分钟,又变得十分狭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在山洞最里面,有一口深井,井水与马山北边六里地外的泉眼相通。
“这样独特的地理现象,引起了地质部门的关注。听以前年长的老人讲,20世纪70年代,省里曾来过地质勘察队,至于考察出何种结果,就没有了下文。”李光宝说。
马山附近的马东村村民吴华介绍,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山洞里玩。“后来还和妻子去了一趟,老人都说蛤蚌洞叫情侣洞,我们就去转了转。”
在马山山顶,还有一些庙宇,但已经破败。村民们自己筹资弄了些红砖大瓦修缮山顶老庙宇,还安装了铁管栏杆,为来此游玩的游客提供保护。
“如今,马山已经成了方圆百里村民心中的"神山",老辈人讲给我们的故事,我们还会继续讲下去。”李光宝说。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