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陆成渊
一个18年的轮回,很可能在今年的金融市场上得以圆满。
18年前,尚青涩稚嫩的中国金融市场上爆发了“国债期货327事件”,当时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都属极为超前的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由于肆无忌惮的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被监管部门勒令终止。整整18年过去,中国的宏观经济规模的层级和金融市场体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国债期货这个被市场魔咒压制长久的核心市场工具和品种,重新回到了最高经济决策部门的视线里。近日,传国债期货推出方案已被国务院批准,而昨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债期货已获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批准中金所开展国债期货交易。
在最早消息传出后,股市率先反应,指数出现下跌,而与期货沾边的个股则暴涨。不少投资者对国债期货上市的感觉停留在相当表面的层面上,认为其无非是市场多了一个金融品种,并且对股市资金会产生分流,仅此而已。
确实,国债期货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日常投资行为而言,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实际影响。因为市场上大规模持有国债的基本上是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持有了目前7.3万亿国债余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国债期货的上市,事实上完全不会分流股市资金,因为这两大市场的交易主体的交易性质,资金规模和风险偏好几乎没有任何重合的地方。根据美国市场的数据,国债期货与股票市场交易金额的相关系数只有0.12,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国债期货的推出,又将长远和深重地影响投资者未来的投资行为、组合策略和风险收益。这种影响之大,可能是以往任何金融工具,包括股指期货,都是无法相比的。
国债期货,这个1975年诞生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金融期货品种,目前在交易量规模上已经占全球全部期货交易量的一半及金融期货交易量的80%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债期货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用定海神针来形容,是不为过的。离开国债期货,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利率定价体系将立即崩溃。
而国债期货的诞生及随后的高速发展,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上世纪七十年代,因石油政治化导致的高通胀和全球汇率制度脱离固定汇率制,而进入浮动汇率制,由此产生的全球市场高利率波动风险,就是国债期货推出的强大动力。
因此,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重生,首要的意义就在于利率市场化的尘埃落定,已经渐行渐近。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催生大规模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这些以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面目出现的类固定收益产品,已经倒逼银行实际资金吸收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监管部门不断放开存贷款利率浮动弹性限制,从另一层面压迫银行利差空间,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6月下旬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市场资金荒,却让所谓的“利率市场化”彻底露出了原形。由于没有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和手段,面临投资期限错配导致的资金链条断裂危险的金融机构,只能在同业市场上不惜一切代价拉高短期利率以期吸纳资金。而如果国债期货市场存在,超大规模的反向套利套保对手盘,会有效压抑资金价格,而决不致出现银行同业市场剧烈的资金成本收益倒挂现象。可见,缺席了国债期货对利率风险的转移和资金价格发现功能实现的“利率市场化”,不过是画饼、水月和空阁罢了。
其次,国债期货的推出,使国债承销的发行风险趋向于零,这将大大加快国债增长规模的提升,在可以预料的时间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将从60%提高到80%以上,这一方面强化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凝聚手段,更重要的是,国债容量的扩大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公开市场,使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基础货币投放的最重要平台,彻底摆脱目前依靠外汇占款和央票对冲,来实行被动的货币供应调控手段的扭曲和低效。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将迎来涅槃般的市场机遇。占银行资产三分之一以上的债券资产有了风险对冲的可能,这将极大优化银行资产投资头寸组合,捕捉市场资金投资机会,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而且,依托国债期货,银行将开发出大量与此相关的理财产品,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可以说,银行真正意图摆脱对利差收益的过度依赖,必须也只能从国债期货开始。
18年,在金融市场而言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国债期货从关闭到重现,用了18年,股市从诞生到直接导致超大牛市爆发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也正好用了18年。我们似乎有理由期待国债期货的推出对市场创新发展的意义。
依托国债期货,银行将开发出大量与此相关的理财产品,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可以说,银行真正意图摆脱对利差收益的过度依赖,必须也只能从国债期货开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