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美刊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对美国有利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美刊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对美国有利]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7月10日文章】题:为什么中国经济放缓对美国可能是好消息(作者格温·吉尔福德)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这一点很清楚。

  对于考虑美国前景的人来说,中国持有的1.26万亿美元国库券尤其令人不安,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出了原因:“如果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停止购买美元资产,谁还会来为其长期的储蓄不足埋单呢?”

  罗奇是有道理的。国外任何买家都不会像中国那样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但这也许是好事。因为美国可能需要减少借款。这意味着它不需要那么多买家来购买其债务。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库券是政府操纵汇率的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策一直是压低人民币汇率。

  中国央行印制新钞票并以自己选定的汇率购买美元,然后把美元存放在美国的国债市场。就规模和流动性而言,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足以容纳中国所积累的大量美元的唯一市场。

  众所周知,压低汇率使中国的出口商拥有竞争优势。而不那么明显的是,中国政府利率政策的作用:通过使银行存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且常常低于通货膨胀,中国的银行可以以极低的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商品,而且仍然可以得到大量低息贷款以保持增长。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也能买到本该更贵的中国产品。

  但是这对中国的家庭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政府的货币和利率政策抑制了他们的财富和购买力。同时,这对美国制造商来说同样不利,一方面它们无法与中国得到补贴的出口机器竞争,另一方面中国的政策抑制了其对美国产品的需求。

  在购买中国廉价产品的同时,美国经济正失去生意、就业机会,还有税收收入。为了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保持消费水平,美国不得不借钱,也就是出售国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压低人民币币值和抑制家庭财富的政策造成了美国的借款问题。

  但是接下来的才是重点。中国政策的有效性在减弱,6月糟糕的贸易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显然,可信赖的旧模式不再起作用。

  而下面这一点更有趣。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仅增长1.5%,但来自美国的进口猛增了15%。而中国总出口增幅为10.4%,进口仅增长6.7%。

  这种情况是在中国经济减缓时出现的。不过即便与前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有所增长,但仍只相当于其对美国出口的45%。

  所以斯蒂芬·罗奇的观点是正确的。经济减缓和出口下降意味着中国不会再大量买进美国国库券。但是如果美国对中国出口上升并逐渐缩小贸易逆差,美国可能也不需要再借那么多钱。

  (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新华国际)
new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7/12/c_124997767.htm report 1460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7月10日文章】题:为什么中国经济放缓对美国可能是好消息(作者格温·吉尔福德)中国经济正在放缓,这一点很清楚。对于考虑美国前景的人来说,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