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中共高层关注出境游客形象“不文明”暗痕亟待祛除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中央文明委31日召开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指出,“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是关系国家文明形象的一件大事”。观察者对此解读:这一信息表明,近来出现的一些出境游客行为已引起中共高层的关注。
“在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在言辞和行为有可能被放大,一些海外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被扩大后,甚至有可能对中国发展对外关系和对外交往等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也是执政者需要考虑的。
“部分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缺乏内在道德约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实际上,周孝正所提到的“缺乏约束”的情况近些年来并不鲜见,随着中国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携带违禁物品特别是野生动植物制品等事件不断被曝光,中国游客的形象渐渐被贴上“煞风景”、“素质低”的标签。
不必讳言,在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均“名列前茅”。有媒体归纳,吵闹、不守规矩、随意拍照和不尊重当地风土人情,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四宗罪”。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中国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300万人次,是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58万人次。中国各类在外留学生总数超过155万人。需看到,他们的言行举止的影响并非只局限在小范围内。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周孝正指出,部分处境游客虽然经济富裕,但文化素质偏低,对不文明行为缺乏内在道德约束。同时,一些旅游经营者在服务质量、行前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疏于引导和管束。
虽说部分海外中国游客形象不佳,亦有网上片面传播和炒作的原因。但仍应指出,提升海外中国游客文明整体素质已不容延宕,就中央文明委31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来看,中央在“公德教育”、“舆论监督”、“工作机制”上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要求。对此,竹立家指出,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这项工作不能大而化之,应注重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不文明”暗痕如何祛除?受访专家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政府、行业以及游客自身等多方面都应做出相应努力。推进公民文明教育、公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公民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游客自身也应提升文明修养,主动了解目的地文明规范、风俗禁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有可能让国家付出“文明成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