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发现,近50%中学生自认有广泛性焦虑情绪特征,当中18%学生更有焦虑症症状。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可说是“压力之城”,很多人年纪轻轻已有焦虑“病征”。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约18%受访中学生自认容易或经常感到沮丧、低落,甚至绝望。约6%经常焦虑者中,近半有自毁倾向,部分人更曾经吸毒。另有患“广场焦虑症”的学生,不敢在繁忙时间上学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严重影响生活。
有见香港缺乏有关年轻人精神健康的研究数据,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由2011年起,试行为期3年的“青少年精神健康调查”。大会以问卷访问16所将军澳、观塘、黄大仙区的中学生,了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家庭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最后共收回问卷11563份,并于昨日公布结果。
81%长期觉得自己差劲
调查结果显示,约30%学生于受访前过去两星期内,有时会出现焦虑征状。12%学生自认容易感到焦虑。约6%学生属于经常感到焦虑的一群,他们受访前4星期,差不多每天或超过一半或以上日子出现抑郁征状;当中约76%不断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高达81%学生长期觉得自己很差劲、是失败者及令人失望。近50%学生持续出现自杀或自残想法。经常感到焦虑的学生,86%人有功课压力,普遍对成绩感到不满。
经常焦虑更易吸烟吸毒
调查又发现,经常焦虑的学生出现吸烟、吸毒等“健康风险行为”机会率较其他学生高。约11%经常感到焦虑的学生,表示曾经吸烟;相比其他学生中,只有约4%人表示曾吸烟为多。另近5%经常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坦言曾经吸毒;相较其他学生只有2%指自己曾经吸毒为多。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周倩仪在记者会上表示:过去有患“广场焦虑症”的学生,每次外出时都感到非常紧张,最初尝试把玩对象分散注意力,但每当制造声响后,又会感到途人向其行注目礼。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敢再外出,连上学都要选择非繁忙时间。他们又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生活带来严重不便,最后更选择缺课。
专家吁订健康推广政策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麦艳华建议,政府应定期为香港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身体及情绪健康调查,以制订有效的健康推广政策。她又认为,家长应多主动与子女沟通,留意他们的情绪健康,沟通时切勿带有过多主观想法,应尝试以开放态度聆听心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