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扩编会带来连锁反应,一个机构扩编后,相关机构也紧随其后进行扩编。
在国务院严控行政编制的态度下,一些机构采取变通方式进行行政扩编,如设立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
2013年8月21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办公,同一天成立的,还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
北京新增两个政法机构的背景是,近年北京新增案件大幅上升。2011年,北京两个中级法院全年审结的案件,比1995年原北京市中院一分为二时,增长了485%。也就在这一年,北京市决定成立三中院和三分检,2012年7月,中编办批复同意。
新成立的两个机构,将新增人员编制830名,这些人将全部由财政供养。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是每届政府都有的表态。2013年3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从历史看,本届政府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因为随着社会事务的增加,政府职能也不断转变,部分管理机构人员也会随之增加。
上一届国务院2008年成立之初,制定了各部门的“三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方案,但5年过后,上一届26个国务院组成部门中,至少有8个部委进行了机构扩编。有的部委在届中,还增设了两个以上的内设机构。受制于编制管控,也有些部门以增设事业单位的方式代替行政扩编,甚至还以“挂靠”原有机构的方式,以规避“超编”的问题。
行政组织天然有扩张性
2008年,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首先扩编的是国务院办公厅,编制由219名增加到519名,内设机构也由6个增加到9个。扩编的机构较明显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带来了职能增加,如新成立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就是2003年SARS后,应急管理被各级政府提上日程的产物;电子政务办公室也是随着新世纪以来电子政务不断推广应运而生。
“国办”的扩编,是上一届国务院一成立就写进了“三定”规定的,但更多的机构扩编,则是在“届中”进行,2010年成立的国务院医改办就属此类。
2006年医改领导小组成立时,实行的是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长“双组长”格局,但效果不佳。2008年12月,国务院将机构升格,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担任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兼办公室主任。但它毕竟是协调机构,工作仍有不顺之处,“做实医改办”的呼声不断。2010年,中编办批准了国务院医改办的机构编制15人,由临时机构变成常设机构,设在发改委,今年又调整到卫生计生委。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看来,有些机构的扩编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协调不好就增加机构的做法,不仅中国有,国外也存在。从行政学理论来说,行政组织自然而然带有扩张性,包括机构、人员、职能、支出等。“但不排除有些机构因为部门利益而扩编,这就需要编制部门认真把关了。”马庆钰说。
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到本届国务院组成之前,上一届26个国务院组成部门中,与上一届“三定”规定方案相比,至少有外交部、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司法部、财政部、水利部、央行等8个部委增设了新的机构。
一些部委机构的增加,源于职能的调整充实。司法部在1998年时还只有9个内设机构,但随着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以及被赋予管理法律援助及管理司法鉴定的职能,2008年司法部增加了三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司法考试司、法律援助司、司法鉴定司,2010年又增加了社区矫正局。
机构扩编的理由,大多数是为了“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例如2009年,为加强中国作为一个边界与海洋大国的涉外事务管理,外交部增设了边界与海洋司。2012年,为强调经济外交的作用,外交部又成立了国际经济司。2010年,在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财政部成立了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2011年,农业部设立种子局。2012年,教育部设立综合改革司和巡视办公室。
除了国务院组成部门外,上一个五年中,国家海洋局还增设了海岛司,国家文物局设立了督查司。2010年,为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国新办成立了专司此职的九局。在“社会管理”成为热词的2012年,国务院法制办成立社会管理司。
“扩编”带来连锁反应
机构扩编会带来连锁反应,往往一个机构扩编后,相关机构也紧跟在后面进行扩编。
2012年9月,央行成立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意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央行是在2009年提出这一想法的,本意是成立一个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但遭到“三会”的抵制,最终每个部门在央行这个部门成立前后,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银监会成立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证监会新设投资者保护局,保监会成立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一行三会”都得到了扩编。
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机构纷纷实体化。2011年7月,中编办批复成立了中央文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财政部。这一批复还特别强调,这个机构的序列排在国务院农村改革办之后。当年11月,国家统计局紧跟成立了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比上述“横向”反应,更明显的是“纵向”反应。见到中央成立了“文资办”,北京市在2012年成立了首家省级“文资办”,并且是作为政府直属机构存在的,随后湖南、河北等省也成立了文资办。
尽管根据法律规定,上级政府不能决定下级政府的机构设置,但“上下对口”却是不成文的惯例。所以,上级部门一有机构扩编的风吹草动,下级就会迅速作出类似的“纵向反应”。国务院医改办成立后,各地纷纷将医改办“做实”,增加编制。2011年,中编办批准了环保部核安全司扩编,从一个司增加到三个司,编制由38个增加到85个。2012年,四川就对核安全管理局进行了扩充,由一个处增加到3个处。
上一个5年里,扩编最厉害的要数海关和质检部门。几乎每个月,中编办都会发出同意某地设立海关和出入境检验局的通知。海关和出入境检验局虽然都在地方,但由于实行垂直管理,是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因此需要中编办批准设立。
一个地方有无海关和出入境检验局,是显示这个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地方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因此,在申请设立海关和出入境检验局时,各地主要领导都不遗余力地赴京“跑部”运作。例如,陕西榆林每年都将申报海关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任务,主要领导亲自到京沟通。甘肃为了申报金昌海关,省党政主要领导都亲笔给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领导写信,并派常务副省长到京沟通。
据安徽《宣城日报》报道,为申报宣城海关,该市编办主任与中编办的电话“成了热线,每个星期不是电话就是信息”。而在跑办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与中央部委工作人员“由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渐渐变成了朋友关系”。
严控之下的变通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部委增加内设机构的一般程序是,由本部门党组(委)研究提出,报中编办,中编办向中央相关领导请示并得到同意后,再以中编办的名义批准。
机构扩编后,一般会相应增加人员编制。司法部增设社区矫正局之后,就增加了一名司局级领导职数。但也有采取内部调剂的办法,中国法学会2008年增设了法律信息部,2012年,法律信息部向中编办申请增加人员编制,最后中编办同意从法学会内部进行调剂。
在国务院严控行政编制的态度下,一些机构行政扩编的想法不能实现,但它们也没有因此却步,而是采取了变通的方式,如设立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
2011年11月1日,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经中编办批准成立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下设4个处室。国务院各部委中,名义是事业单位、实际是行政机构的不在少数,如住建部的稽查办公室、国土部的土地整理中心等等。农业部的草原监理中心甚至还有草原执法功能,但也是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的形成,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机构改革,为实现行政机构在数字上精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这些行政机构都被改为事业单位,此后成立的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尽管具有行政监管职能,但也是事业单位,不过是“参公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设置门槛较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事业单位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做法。2008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了节能中心,2012年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都是正局级事业单位,但后者一成立就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质疑,因为其定位和职能与国家节能中心类似,多成立一个机构就多一份支出。
但事业单位的设置终归还是有限制,于是一些部门又采取了“挂靠”的方式,做进一步的变通。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某部委的研究室至今未获批准,于是就挂靠在办公厅名下,但内设处室和人员已调整到位,对外也以研究室的名义进行活动,一旦时机成熟,就单设机构,独立出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