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砖家”雷语忽悠此起彼伏,不要脸吃个够?
背景
近来,一些经济学者就房价、养老等热点问题发表雷人说法:“北京房价要涨到每平方米80万元”、“房价涨到顶就没有人投机了”、“延迟发养老金,期间男的可以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
北京晨报发表里工的观点
一些专家、学者如此做法,意欲何为?一是为了个人出名,所以在公众关心的问题上频出狂言,希望能引起大家关注,博人眼球;二是有些专家学者疏于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只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三是某些专家被利益集团利用,在某些时候充当了它们的代言人。还有,社会有一股风气,即只要出名,就能够得到关注与利益,而遑论恶名臭名,所以,诸如干露露之流能屡屡在传媒上呼风唤雨,以出位的穿着出席各种活动,虽引起一片讨伐之声,但仍旧不愁商家眷顾、媒体关注;中国那么多演员无事可干,京漂恐怕就有数万之众,可非有导演邀请郭美美担纲角色,只为了给电影博取关注……如此情状,不甘寂寞的专家、学者、教授们,也就赤膊上阵,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小蒋随想
地产大佬任志强也说过许多关于房价的雷语,曾被许多人骂得狗血喷头,但回过头来看,当初听信任志强的话买房的人都乐了,相信房价要崩盘而没买房的人肠子都悔青了。这样的现实让人极度无语,难道某些雷语反而是“真理”?这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地产调控等政策的巨大耻辱。恰恰是有了上述“成功案例”,更多人敢在公共平台上“放卫星”,试图提出质疑的人也开始犹豫,本来就难以预知的未来被搞得更加扑朔迷离—哪怕是关于未来的扯淡,你似乎也难以拿出证伪的证据。不管怎么说,“雷语创作者”是出名了,在当下就能以名换利,人家的目的达到了。至于公共利益的维护,其实真不是雷语可以左右的,关键还是看管理者如何履职、有没有行政良知。
退休干部当“行贿掮客”,何以收益大风险小?
背景
不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职时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退休后成为十分受企业欢迎的“行受贿代理人”。
湖南红网发表卓霞的观点
退休干部当“行贿受贿代理人”破坏性甚大。第一,作为官场过来人,退休干部更明白多大的诱惑能够满足一个贪官的胃口,什么味道的糖衣炮弹才能攻下一个官员。第二,某些原有前科却不曾落马的官员更懂得怎样钻制度的漏洞,怎样躲过监管部门的雷达。第三,摸爬滚打几十年,总有一帮子人马,总有人会给点薄面,总得了一些内幕。那些被捏着“小辫子”的现任官员在退休干部面前,只能把贿赂接过手,就算烫手也不敢扔。
新京报发表陶短房的观点
法国《公务员总章程》规定,任何已退职的公务员,在任职不少于20年的情况下,“允许利用过去的职称或职务作为名誉头衔,离职5年后方可到私营企业工作、咨询或参与资本活动”;加拿大《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与离职后行为准则》则在退休公职人员再就业范围、活动等方面做出详尽规范,从而尽可能从制度上避免“行受贿经纪人”的存在。在这方面,中国存在许多法律、规则上的“欠账”,“补课”是必须的。
小蒋随想
受党教育多年,退休了却当上“行受贿代理人”,这样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与其说这是思想突变,倒不如说一些退休干部在职时就思想不洁、手脚不净,并且没有受到应有的党纪与刑事惩处。退休了,更是不甘寂寞、不满足于那点退休金,游走于当权者与行贿者之间,继续捞取不义之财,做损公肥私的蛀虫。而且,某些退休干部胆敢充当权钱掮客,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司法对行贿人常常“从轻发落”,为了换取行贿的口供与证据,常会达成免于刑事处罚的“君子协定”。拿别人的钱行贿,从腐败交易中抽头,不露馅偷着乐,案发不被严惩,何乐而不为?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