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28日电(记者 李焯龙) 香港特区政府28日首度公布运用“相对贫穷”概念而制定的“贫穷线”,多位香港学者对此认为,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正视贫穷问题的做法,表达了政府承认问题的存在,是扶贫工作的好开始。
在香港,“贫穷线”是否制定、如何制定已讨论多年,对于现届特区政府这次成功制定的工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8日形容为“破天荒”,是政府处理贫穷问题的重要一步,体现政府扶贫工作的决心。
据介绍,“贫穷线”定在家庭入息中位数的50%,撇除住户税项、福利转移后,按去年水平计算,1人家庭贫穷线定于月入3600元(港币,下同)、2人为7700元、3人为1.15万元、4人为1.43万元、5人为1.48万元、6人或以上为1.58万元。
由此推算,香港去年有131.2万贫穷人口,贫穷率为19.6%,但若把现金福利计算在内,则贫穷人口会减至101.8万,占整体人口15.2%。
当天,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解释说,“贫穷线”采取了“相对贫穷”的构思,特点是易于量度、有一定国际可比性、有足够数据支持、具成本效益,及易于整理解读,而将来“贫穷线”水平会每年检讨一次。
对于香港首条官方厘订“贫穷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黄洪对中新社记者分析指,利用家庭入息中位数一半作“贫穷线”是合适的做法,而国际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多个欧盟国家都以此作为指标。
但黄洪提醒,贫穷是多样性的,纵然用此标准订立的“贫穷线”有一定的参考性,但不要忽略部份收入不低,生活却出现困苦的社群,“有市民收入可能高于贫穷线,但患上长期病患而令治疗开支大,这条"贫穷线"是无法显示出来。”
香港去年贫穷率为19.6%,黄洪对此认为,若与一般已发展的国家贫穷率大约维持在10%至15%相比,香港目前贫穷率属于高水平。
黄洪又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下一步应分析不同群组的贫穷成因,然后针对性制定不同扶贫措施,方法不一定是现金转移措施,可以是儿童、老人等服务,以改善不同群组生活困苦的状况。
香港市民当下普遍期望,凭籍这条“贫穷线”检视将来政府扶贫政策的效用。香港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泺生认同,这条“贫穷线”能有此效果,给予政府在扶贫工作上压力,令民间更有力去督促政府关注贫穷问题,而它也可作为政府自我检视的指标。
但何泺生提醒,香港特区政府日后进行的扶贫工作要“量力而为”,要顾及财政压力,“最好聚焦在目标群众去制定扶贫政策,以减少扶贫时的浪费,又可提高成效。。”
至于香港特区政府扶贫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罗致光则指出,现时香港贫穷儿童家庭面对的困难特别明显,减少“跨代贫穷”是重要方向,可透过学校或现有教育制度来帮助,而“在职贫穷”人士亦值得关注。
但罗致光强调,“贫穷线”与扶贫措施没有实际关系,它只是分析与评估政策的工具,不应阻碍现有政策的执行与改善。他又认为,香港目前未有走向“福利主义”的迹象,将来会否出现是视乎整个社会价值观,以及对个人责任的看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