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周末编辑部
标签食药改革机构改革FDA食品安全
这五篇短文,出自基层食药、工商、质监系统的工作人员之手,未必客观,但够坦率。他们是改革一线当事人,是利益攸关者。他们不愿署上真名,但愿意说出真实的看法,传递真实的喜忧,供设计者做最真实的参考。
人员划转其实也不难
近两年,我局社会满意度测评基本在末尾附近徘徊,而反馈的问题很多不是本部门的任务,群众把所有食品问题的意见都写在了我们身上,每年年底,我们总是会紧张好一阵子。这次真希望改革能真正达到“权责对等、人财匹配”,如果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被追责则无怨言。
但至今,省级层面还没有拿出方案,究其原因,部门利益占了较大因素,工商要划转相应人员,质监要划转相应设备和人员,但国家层面没有规定明确比率,给地方各部门之间博弈提供了空间。回想起上一轮2009年餐饮职能交接改革,有的地方在2010年,人财物就从卫生部门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一次性划转到位,而有的地方比如浙江杭州、丽水等地至今仍由卫生部门承担餐饮监管职能。
其实,人员划分按照监管对象数量不难确定,假如一个县有监管对象10000家,按每家一年检查4次,每次检查时间30分钟(包括基本情况了解、样品简单查看分析及检查往返时间)计算,总计需20000小时,按每个监管人员每年200个工作日(扣除年休假、恶劣天气及培训学习时间),每天2人组队(法律规定)认真检查2小时(基层干部还需承担投诉举报、纠纷调解、报表填制、档案整理及配合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等具体事务工作)去完成任务,,共需监管人员100名,再按20%(够精简吧)配备业务指导、人事监察、后勤服务等人员,则至少需120名监管人员。应该说,这样的配备不存在人浮于事状况。
我们基层期望:一、改革尽量按时到位;二、按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三左右比率配备监管人员;三、在检测设备资金投入较大的情况下,可先在县级完善快检设施,地市级配备定量检测设施,最终检测机构向社会化发展,培养社会中介监测服务机构。
(作者供职于浙江某县级药监局)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监管体制也多次变化,分分合合。从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再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的分段管理,简单讲生产归质监部门,流通归工商,餐饮归食药监。
从合到分,FDA模式瓦解,没有食品监管经验的工商部门仓促接手,成立专业处室,招兵买马选调懂行人员,申请经费配备检测车(箱),从省局到市局再到县局,人增加了多少没有统计数据,但钱真花了不少。结果就是名为“食品药品监管”的部门只管餐饮业了。
这一次改革的由分到合,据悉甘肃食药监系统人员规模从2800人增长为9000人。这还不算每村一名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以此为样本,全国要增加多少人,可想而知。而新设的食品监督所,要有办公场所,要有执法车辆和装备,这个开销要多大。
其实,近几年的食品安全是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食品抽检的数据还是平时执法的经验,都证明了这点。那为什么老百姓感觉更不安全了呢?原因是现在信息更透明了,媒体报道更多了,食品安全被“妖魔化了”,但是人的预期寿命在增加,食品中毒事件在减少,这也是事实。
机构调整该怎么调?以往总是“强势”部门合并“弱势”部门,如卫生部门合并计生部门。而这一次,却是让在基层没有监管组织的食药监来整合在乡镇一级设所的工商。最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个代价太大。希望这次食品监管体制调整是最后一次。
(作者供职于某省级工商局)
改革不要1+1=2-x
改革了,你去哪?周围的同事早已不再纠结,已届退休年龄的他们,无论去留都不会带来太多的改变。而进入这个系统刚满两年的我是个例外。
进入工商系统工作,多少带给了我一些神圣感,毕竟原本对民生的关注可能化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了。不过当憧憬跌进现实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失望,一个十几年都少有新人进入的单位激情的缺失是明显的。
同事说“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差的”,垂直单位虽然缺乏新鲜血液,但毕竟人事权在上,不能随便进人,安稳。看看其他的单位,时不时来几个人,这年头能把孩子安排进机关的肯定不是一般家庭,归了地方或者去了食药局,你去和他们一起玩拼爹游戏吧。
看看周围,为了养活太多体制外人员而使尽“三十六计”创收的部门,两眼直盯哪辆车可以罚点钱的年轻协警们,还有××局新招录的连500字小结都写不好的文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岂不是“无所事事,随波逐流”。
回老家总是不停告诉父母村里小超市卖的什么什么什么不能吃,却无法回答“你们知道怎么不管管”的疑问,每当这个时候总是期待着体制的改革。但是如果改革不能1+1﹥2,甚至出现1+1=2-x的情况,我该去哪呢?
(作者供职于河北某县级工商局)
这关系柴米油盐
原本听说今年9月底调整完毕,但是目前看,12月底完成就可能是最快的速度了。我所在的省级机构直到9月10日才刚刚成立了“推进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市局层面已经基本调整到位,但是分局和工商所层面人员仍未见有调整变动,具体哪些人员要去食药监部门,还未见具体细则出台,大家仍在观望等待中。有的说是以自愿报名加组织安排的方式,有的说学食品专业的干部优先,有的说把最近两年招考进来的大学生全部划到食药监,也有的说中层分管领导干部不会调动,只是一般科员会调整。
对于新的单位,干部们关注的焦点明显不同。每次所里开会,领导都会说上一句,食药监部门长远来看肯定是个有前途的部门,对年轻人有好处。40岁以上的老干部很淡定,确信不会调整到自己,而青年人则忐忑不安。因为现在的食药监所是副科级单位,工商所是科级单位,干部去了之后职级是保持不变还是直接升半级,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意义不一般,毕竟基层工商所干部从科员到副科一般要经过6-8年,如果能趁着职能调整走捷径,还是很有吸引力。关于收入待遇问题,也有顾虑。目前,我所在的地区食药监所科员的年收入比工商所科员要低2万-4万,去之后能否保持现有工资待遇不变,大家都不确定,这关系到柴米油盐过日子。
(作者供职上海市某基层工商所)
“限时,下台”,挂二挡
食药监管机构在春天里高调改革,进入了一挡,却迟迟到不了二挡。一方面是压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各地方政府、各改革涉及方在为利益角力。
总局前脚刚挂牌,各地市的食药局、食安办、工商以及质监就开始提拔自己的干部了。虽明文禁止,然而不少地方还是顶风违纪。前几日听闻食药局不少科室都任命了主任,只待工商和质监的人前来报到了。工商此次划转的人员基本都是40岁往上,借机甩“包袱”。质监在人员方面并没有伤筋动骨,博弈的是二级机构中食品检验的去留。现阶段即使是三线城市的食品室每年食品专项检测经费也近百万计,基本达到当地检测中心业务收入的30%-50%。而以管理为名收取检测中心的管理费也是不菲数字。尤其是近几年,高精尖设备的购置把食品检测包装成了质检中心的当家花旦。直言不讳地说食品检测就是质检中心的脊梁。至于“质监食药共建检测中心”、“质监制衡食药防止一家独大”的多种说辞,目的都是不把食品检测的职能划转。
食药局也有算盘。“设备可以购置,人员可以招聘,但是职能和编制不可复制。”一位食药局的朋友一语道破天机。毕竟现阶段监管,除非监管人员有火眼金睛,否则还是要检验数据说话的。因此检测职能不能不要。有职能就有钱,有钱就有设备。同理,有职能就有编制,就一定有人。而要了不合适的人反而是累赘,有编制招聘自己人才是“正途”。
这两天单位领导忙着搬办公室,原因是办公室面积超标了。问及其他地市的兄弟单位,也忙着干这事呢。此次活动之迅速,执行之果决与“限时,下台”的信息传达到位不无关系。让人不禁遐想,假如中央也把这四个字印到改革文件上,是否各省市的二挡早就挂上呢?
(作者供职于河南某地市级质监局)
书面监管要破除
据观察,以往部分食品监管部门存在严重的“书面监管”或者是“形式监管”,数字造假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缺乏问责机制,鲜有因为食品监管干部渎职而被问责的案例。
例如报表中的出动多少人次、检查多少经营户、检测合格率,很多凭干部臆想空编,数字水分过大,真实性大打折扣。在职能转变前,对于监管空白问题,多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在当下职能转变期间,扯皮现象仍屡见不鲜。
监管干部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如何做到自保免责,迅速检查有没有留下监管轨迹,如没有,则立即补上。很多情况下,干部怕被问责,怕承担责任,也变相导致了“书面监管”,只要监管资料齐全,就可以保证基本无事。
基层人员数量不足也是导致监管无力的原因。很多情况都是一两个干部监管几百甚至上千家企业,根本不可能做到有效监管,对于每年几十次的专项检查也是疲于应付,整治效果仅限于文字层面的自我表述。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和监管任务过重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食品安全监管,有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也是一个检验监管人员渎职有没有成本的问题。对于未来的食药监部门,如何改变以往的“书面监管”工作方法,踏踏实实做好几件事情,减少些花架子,多做些有用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供职于某基层工商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