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正式下发。《意见》称,与公众期望相比,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意见》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及时予以回应,消除谣言,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首次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务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联动机制。
[关注]
1
首提建立 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
舆情联席会议或邀媒体、专家加入
昨天的《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务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妥善制定重大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和传播方案,共同做好政府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昨晚,一位从事部委舆情工作的人士指出,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建立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主要针对突发事件、舆情事件,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危急公关”。
据介绍,目前一些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基本建立与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定期联系制度。一些部委的重要政策在发布前,会充分与宣传部门和媒体进行沟通,但这些往往用于例行发布会。
但是,面对突发舆情事件、如举报腐败或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的事件时,职能部门与掌握舆情的宣传部门沟通尚未有正式机制和正常途径。在监控到损害政府形象的舆情事件后,宣传部门通过哪个渠道去通知涉及的职能部门,催促职能部门公布真相、出面应对,目前很多时候靠的是领导指示。
前述人士透露,此前这项工作在极个别的部委已经进行了探索,此次是将以前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根据理想的状态,这个联席会议中还应加入专业媒体人和相关领域专家。
2
未能明确 政府新闻发言人可否列席部务会议
发言人发愁:如何才能及时发言
此次国办下发的《意见》要求,各部门要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微信相关人员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但是《意见》未能明确,新闻发言人是否可列席部门的部务会议。
新闻发言人要能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首先需要获悉部门的决策动向、核心信息,纵观各个国家部委和省份的新闻发言人,多由新闻司司长(新闻办主任)或办公室(厅)主任、政策法规司司长兼任,由于不是核心业务部门,发言人在回应记者提问前需要与各个业务部门多次沟通,遇到突发事件,很难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的全部真相。这就需要再与其他部门沟通,无形中影响了发布时间。
昨晚,两位部委新闻发言人向南都记者坦言:新闻发言人在单位的“地位”,获悉信息的多少,关键看领导的“喜好”,有时还会遇到领导指示,想办法婉拒媒体采访。
这两位部委新闻发言人还透露,面对媒体的采访函,他们也想及时回复,但相关采访内容,他们需向相关业务司局沟通,要回复内容,因为“宣传部门并不完全掌握各业务部门工作的进展。”
他们表示,沟通的成本有时非常高,时常会遇到和业务司局冲突的事情,他们认为事情很重要,需要及时回复,但业务部门并不着急,有时需要分管的部领导出面协调,“其实新闻发言人的位置很尴尬,在内部也很得罪人”。
这两位新闻发言人呼吁,应明确相关制度,保障发言人能第一时间获知部门的全面信息,列席部务会议,了解部门决策的动向,是其中一个途径。
[摘要]
舆情
回应公众关切要以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
近年来,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数政府部门的应对也有两种现象:一是不回应;二是快速回应,但内容几乎“零信息”。
对此《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关注重要政务相关舆情,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加强分析研判,及时予以回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消除谣言。回应公众关切要以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同时,《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对发布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有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政策解读的专家队伍,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
制度
与经济民生关系密切部门每季度至少开一次发布会
《意见》开篇就提出,要以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为重点,切实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目前,国家部委和省级地方政府大多已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是,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和频次完全由政府部门自行确定,缺乏考核和问责机制。
此番《意见》对国务院各部门发布信息的频次提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对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其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每年应出席一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至少每季度出席一次,此外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
平台
积极用微信微博发布信息确保热线有人接及时答复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特别提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对涉及政务活动的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同志应主动到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
《意见》还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还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热线电话建设和管理,清理整合有关电话资源,确保热线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复公众询问。
用人
要选好配强新闻发言人重大事件不失声不缺位
目前,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在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尴尬。如国家部委新闻发言人基本为司局级干部,不进领导班子。有的发言人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并不掌握和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面对记者提问时,有的回答出错,有的甚至不敢回答。
对此,《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机构建设,已经设置专门机构的,要加强力量配置,把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配置到关键岗位,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新闻发言人;尚未设置专门机构的,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有条件的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同时,要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微信相关人员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链接]
去年国新办51场发布会 发改委、工信部露脸最多
南都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去年国新办新闻发布厅共举行了51场新闻发布会,其中42场由国家部委参加,4场由地方政府参加,另5场由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一起参加。
在中央和国家部委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参加频次最多,均为6次,其次是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均为4次),卫生部则是3次。此外,环保部、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林业局去年均在国新办发布厅举行了2次新闻发布会。而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央行、审计署等部门未在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过发布会。
一名外宣系统人士昨日对南都记者说,实际上,近年来,国新办一直尽量邀请更多的部委相关负责人前来一楼新闻发布厅开发布会,当某个领域出现社会热点的时候,更是尽力说服对方。但是,如果对方不愿意来,他们也无可奈何,因为开发布会并不纳入工作考核。
该人士认为,如果此次出台的《意见》能落到实处,将一定程度上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的进步。
采写:南都记者 彭美 实习生 聂可 发自北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