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6月20日,一名工作人员从香港湾仔卫生署总部走过。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
专家表示,对内地药物安全性的担忧正驱动香港抗癌药物的高风险非法贸易。专家警告这些药物可能出现短缺,类似于在香港货架被一扫而空的配方奶粉危机。
法新社12月2日报道称,香港的药房正私下向那些对自己的医疗系统失去信心和规避高价的内地游客出售这些药物。这是来自中国内地的购物需求对更大范围的市场产生影响的又一例证。
在香港旺角一家药房购物的顾客称他来自广州,是来买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赫赛汀的。这位李先生说:“我妻子需要这种药才能活下去。如果我在这里买赫赛汀,每瓶我可以省下8000多元。在内地,每瓶可能要价24000元。”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说,内地顾客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购买这种药的情况“很普遍”,“这种非法的贸易给它们(药房)带来了很多钱”。
崔俊明说香港药房所出售的抗癌药物中,90%都流向了内地顾客,而大部分本地居民则直接从医院或他们的医生那里购得药物。
崔俊明说,由于制药公司会根据一些因素包括人口规模来给不同的市场设置供应配额,因此如果跨境的需求量持续下去,香港可能会面临短缺局面。
他说:“问题是香港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供应非常有限。几年后,它可能会变成又一个"婴儿奶粉"事件。”
对本土奶粉品牌的不信任导致内地消费者抢购奶粉,于是香港特区政府从今年3月开始限制出境的成年人只能携带不超过两罐配方奶粉。
内地消费者的需求曾经对香港的医疗体系造成过压力。而他们的一个担忧就是内地产药物的安全性。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高级分析师本·卡文德说:“他们担心药物的标记错误,或者质量不高,或者可能是假药。”
据香港卫生署介绍,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购买或出售抗癌药物可能会使顾客、售货员和药房业主面临最高10万港币(1港币约合0.79元人民币)的罚款和两年监禁。2012年共有24起非法出售处方药被定罪的案件。
报道称,尽管面临被起诉的风险,药物的买卖仍在继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