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将具有独立的“思维”,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得更多的辅助设备和资源,从而变得无所不能。但梅尔认为,在其有生之年,还不可能看到一个有着人造智慧的完整仿生人。
无论是在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笔下,还是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机器人都被视为一种不可思议的未来。如今,这种不可思议看起来越发不可避免。
今年2月,一个名为雷克斯的仿生机器人登陆伦敦科学博物馆。8个月后,它到了美国并掀起热潮。近日,美国史密森尼电视频道还播出了纪录片《不可思议的仿生人》,全面展示了这个由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贝托尔特·梅尔设计的克隆仿生人。它有血有肉,还有类似人体的器官,以至于在很多人眼中,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机器人战士真的复活了。
“有血有肉”,会说笑话
一百万块传感器、200个处理器、70块电路板以及26个独立的发动机,组成了一个机器人必需的身体框架。再加上28个通过生物医学创新制造出来的身体器官,一个栩栩如生的仿生人便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比一般的机器人更先进的是,仿生人和真实的人体相近,它甚至拥有胰腺、肺、脾脏、耳蜗、视网膜等人造器官,还有血液循环系统。
今年10月,仿生人首次走进在美国,在纽约动漫展上一经展出,便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10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苏黎世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贝托尔特·梅尔再次向人们展示了身高约1.83米、体重近80公斤的仿生人雷克斯。事实上,梅尔本人便是这一仿生人的制造“蓝本”。梅尔从小就没有左下臂,因此安装了拥有触感的仿生假肢。
梅尔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出于个人兴趣,我到处探索新的仿生科技。不过,五六年来什么也没发生。但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时刻,我们发现可以构建一个人类身体,它可以用自己伟大而美丽的方式生存下来。”
“这不是一个噱头,而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主管约翰·戴利如此评价。
据仿生人项目的负责人、影子机器人公司的主管理查德·沃克介绍,制造这一仿生人的组件来自于世界各地的17家制造商,这使得它的骨架更像是诞生于一个自行车组装商店,但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次将这么多的人造器官组装在一起。
雷克斯造价约为100万美元,在它身上,有着太多未来科技的影子。
助步机和人造肌腱帮助它直立起来行走,它的胳膊和手掌依靠电池行动自如,视网膜芯片和眼镜相机的组合帮助它拥有了视力,人工心脏使它产生心跳甚至是呼吸,人造耳蜗让它拥有听觉,3D打印技术则赋予了其骨骼。俄罗斯的i-Free公司为其提供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这一技术,一些小的指令得以被识别,雷克斯甚至可以说上几个幽默的笑话。NeoSpeech公司提供的语音技术帮助其发声,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是利用该公司的语音合成技术与外界进行沟通的。
机械替代心脏的时候快到了
“仿生人”一词最早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正在流行一部名为“600万美元人类”的科幻电视剧,在剧中,人们看到了宇航员在一次任务中险些丧命,后来其肢体被人造器官重建。几十年后,这种科幻场景在雷克斯身上得到了印证。
雷克斯和梅尔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脸,3D打印技术创造出了这种效果。梅尔称,一开始看到这个机器人时他很反感,感觉它是反人类的,但后来觉得仿生技术不错,可以造福于因意外丧失某些身体器官的人们。梅尔表示,这项技术的最大目标是消灭所有残疾。
雷克斯的出现向人们证明,仿生技术向前迈了一大步。例如,雷克斯拥有人造动脉,其血液循环系统由英国伦敦大学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中心的艾利克斯·塞富里安教授带领的团队制造,血液由人工塑胶类物体制成,拥有比人体血液更长的保存期,并且受到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
而人造心脏、胰腺、肾脏、脾脏和其他器官的技术日益成熟,也将为全球器官源稀缺问题带来新答案。
事实上,这方面的探索正在不断前行。
今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桑耶塔·巴蒂亚教授和同事成功鉴定出了一些化合物,它们不仅能在体外维持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还能促使其产生新的肝脏组织。以这种方式培养细胞并生成组织,可以用于治疗丙肝等慢性肝病。
牛津大学的罗伯特·麦克拉伦教授和他的小组则在探索如何为失明的人重建视网膜,他表示,这是一种科幻小说式的方式,我们希望完全失明的病人能够看见基本的形状和物体。
出现在仿生人纪录片中的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丹尼尔·唐对心脏再生颇有期待。他表示,或许一些变化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接近科学事实。“是否已经到了机械设备代替心脏的时候?我觉得快了。”
替代人类,不受控制?
目前,被寄予厚望的机器人正在掀起一场革命。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到2016年,工业机器人年均供应量将超过19万台。从概念上讲,仿生人也是机器人中重要的一大种类。
10月初,牛津大学也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将继续变得越来越发达,这将对工作岗位、技能及经济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未来二十年,美国将有47%的工作岗位存在被自动化替代的风险。
如果有一天,自动化系统或机器人承担了人类的工作,那么人类本身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除去这种担忧,雷克斯的出现也引发了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肢体、意志和人造器官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意味着科学家不仅很快就可以对人类身体部件进行替换,而且将可以对其进行任意支配。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伦理专家乔治·安纳斯教授警告说,当科技被应用到人体时,应该警惕人体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这并非不可能。
该校的乔治·亚那教授则说,仿生人将是一大“新的物种”。这也使人们产生了另一种担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将具有独立的“思维”,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得更多的辅助设备和资源,从而变得无所不能。那么,应当如何约束它们的行为?如何令它们不像“科学怪人”那样具破坏性,不受控制?
尽管如此,也有人看好机器人的未来。美国著名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近期发布研究报告就认为,机器人技术的兴起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副产品,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存在种种争议,截至目前,机器人领导世界依然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现在,它们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人”,梅尔自己也认为,在其有生之年,几乎不可能看到一个有着人造智慧的完整仿生人。所以,对于这一“新物种”,至少一两代人不必过度兴奋,更不必过度担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