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嘉夫妇期待法院判决结果。
|
谷歌地图上,现在还能搜索到“沪闵路1448号”对应的“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
然而这个收集了大量奇石盆景的私家居所,却在去年4月27日被强拆,“沪上最具规模奇石盆景博物馆”自此消失。随后,多件珍贵物件的返还请求,牵出了高达2.89亿元的赔偿案,由此被人称为“史上最贵民告官”。
近日,上海市长宁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外界冀望如此高的赔偿额度能引导政府与民众在法律上站到对等的地位,不过理想难以照进现实,自始至终,作为被告的上海闵行区政府都缺席法庭。
本报深度记者 朱洪蕾
40年收集的
上万藏品一朝被毁
年过七旬的刘光嘉夫妇难以忘记2012年4月27日的早晨。
那天6点多,家里进来了6个光头大汉,其中一人一把抓住刘光嘉的胳膊,将他的胳膊都拽脱臼了。之后,几个人将他抬起来,塞进了面包车。
被带走时,刘光嘉还以为有人要绑票,因为头天晚上,他刚跟人签好协议,拆迁方答应他搬走后,给他7800万元钱。
刘光嘉告诉带走他的人,现在钱还没到手。直到在关押地点见到妻子后,他才意识到这些人根本不是为了绑架,而是要来强拆。
妻子朱荣周回忆,那天早上,丈夫吃完早饭后就到院子里打理盆景,她在客厅里继续吃饭。突然,十多个人闯了进来,抓起她的手就往外架,吓得她向保姆呼救,可是保姆也被架了出去。
往外架的时候,朱荣周还被人用被子裹起来,只露出头部,之后被塞进了一辆面包车。由于车座较窄,她滚到了车座下。
当天下午,逃脱的保姆打电话通知刘光嘉的儿子刘文浩。等刘文浩赶回家,发现自家的潘家34号已成废墟。同时消失的,还有父亲建立的“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在这座数千平米的“博物馆”里,原本陈列着父亲40年来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上万件藏品,那天尽数丢失。
刘光嘉原是山东蓬莱人,早早就在上海工作生活。“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一位老先生带着几幅画走在大街上,不舍得画作被损毁,刘光嘉遇到后,答应老人愿意替他好好保存。
从此,刘光嘉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靠工资购买藏品,不过数量一直不多。
直到1988年,已到知天命年龄的刘光嘉选择下海办工厂。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后,村委会奖励给他582平方米的土地,还帮其办理了房产证。接着,刘光嘉将靠近自己住宅的一片鱼塘也承包了下来,养殖甲鱼。
一番折腾,刘光嘉赚到不少钱,得以四处收购奇石盆景,并按照喜好,进行栽培。
后来,刘光嘉改养甲鱼为养带有观赏性的日本锦鲤鱼,并在鱼塘上架起了81座铺满鹅卵石的石桥,分列各种盆景,命名为“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馆”。2006年,刘光嘉的博物馆已经颇具规模,决定对外免费开放。
2006年,啸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到了动迁许可手续,博物馆和刘光嘉的宅基地被列入拆迁范围,这里将要建成一个小区。2009年后,该公司屡次找到刘家,想要说服其搬迁。但因搬迁博物馆需大笔搬迁费和安置费,协商未果。
不过,刘光嘉怎么也没有想到,在2012年4月27日,会有人来强拆自己的房子,因为就在4月26日,他已经与人签订协议,表示愿意搬迁。
公证视频录下
强拆现场“分财物”
围绕强拆的纠纷,最终诉诸法庭来解决。12月11日,长宁法院开始了3天的庭审,原告刘光嘉夫妇与被告闵行区政府的领导都没有出庭。
在刘家提出的20项诉讼请求中,除了请求确认暴力强拆行为违法外,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藏品、财物损失2.11亿元,判令被告支付博物馆重建费等0.78亿元。
关于强制拆迁的合法性,公证材料的真实性,举证的责任在哪方等成为双方辩论的焦点。
原告代理律师胡炯明认为,上海啸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的拆迁范围只是407.91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而闵行区政府在2012年4月27日却拆掉了582平方米的宅基地范围内的建筑以及4800平方米的奇石盆景博物馆。
被告代理律师张鹏峰反对称,闵行区房管局出具的裁决书中明确提到,拆迁范围为潘家34号,不管是宅基地还是承包的鱼塘,都在潘家34号范围内,拆迁合法。
对于刘光嘉夫妇2012年4月27日被带走一事,胡炯明认为是被暴力带走并遭到非法拘禁,导致刘光嘉夫妇无法在拆迁前清点物品,造成财物灭失。
张鹏峰则声称,当天的拆迁是在拆迁人员与原告谈判无果后采取的不得已行为,而且拆迁当天用的是救护车,还有医护人员陪伴,就是怕老人身体出问题。
更多的争议集中在公证材料上。原告方认为公证视频经过剪辑,不全面,而被告方则反驳称这就是原始视频,要相信公证人员。
公证人员提供的视频中,胡炯明指出,与视频同步的声音恰恰提供了拆迁现场工作人员洗劫刘光嘉家里财物的证据。
在“522视频”中,镇上的工作人员唐振辉多次提醒摄像的公证员杭建华:“不要把我拍进去。当心啊,不要把我拍进去。”唐振辉还对着二楼叫道:“不知道你们是否清理光了吗?不然待会儿我们跑上去就麻烦了。”
胡炯明认为,这说明官员害怕进入镜头,而且对原告财物进行了抢劫,为了掩盖罪证,还组织专人在拍摄视频之前对抢劫痕迹进行清理。
对此,张鹏峰反对称,工作人员是为了保护现场才不让自己进入镜头,而且要有人先对现场进行清点,然后才能进行评估。
在申请赔偿阶段,原告提出的证据大多是被告方提供的公证视频或照片中出现的物品。刘文浩表示,父母家里原本有档案,可是家里的东西都被被告弄走。在今年9月2日和3日两天法院组织的清点中,没有发现档案,怀疑是被告故意损毁,应该由被告来证明原告家中之前都有什么。
而张鹏峰坚持一切以公证处提供的材料为准,没有记录在公证材料上,就是没有。
在公证处提供的材料中,包括恐龙蛋化石、象牙剑、翡翠挂件、玉质寿桃、玛瑙、完整犀牛角、珍贵书画、军功章等物件,在9月2日和3日的清点中均没有发现。张鹏峰称,保管当时是交给啸宇公司的,啸宇公司又委托保管公司保管,跟政府没关系,如果要找的话,原告可以起诉啸宇公司跟保管公司,提出民事赔偿。
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刘文浩明确表示,能找到的要归还原告,而找不到的,只需要被告支付原告人民币一元,并以书面形式正式道歉。
打赢官司
也难改变现状
当庭并未宣判,刘文浩表示,自己绝不接受法院调解。
庭审后,律师胡炯明说,他对本案很有信心,应该有99%的概率胜诉。
对于法院能够立案并公开审理,胡炯明感到欣慰,他说,本案要求赔偿的金额巨大,影响力较广,能够给以后政府的违法行为带来警示,从而规范政府的行为,并给维权者提供一个好的借鉴。
“此次公开开庭审理,让司法机关在阳光下操作,程序上无可挑剔,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更好地保证实体上的公正。”胡炯明觉得此案身负的意义重大,让维权者选择走法律途径的重要前提是司法要公正,只有司法公正了,老百姓才相信。
拆迁法实务专家、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关注了本案的进程。他认为,本案在执行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特别是执行中的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不规范,按照司法部的相关规定,证据保全应该是“三位一体”,“摄像、拍照、登记等一致才对,而不是说三者有一个就行。拿本案中的盆景为例,你在纸上写了,那么多盆景,是不容易辨别的,应该三者一致。而且,在公证过程中,公证员应该被拍进去,而不是不被拍进去,这表明公证员到场,因为曾经出现过公证员没去,最后也写公证书的情况。”
王才亮说,此案的赔偿数额巨大,大众关注度也高,它的公开审理将促进此类案件的执行更加规范。“但是,这个案子并不是最典型的案件,它主要是执行程序上的问题,不像现在很多案子一样,涉及到更多暴力现象,还无法代表大多数拆迁案件。”
王才亮介绍,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城市人民政府不得决定拆除,政府也不应该介入拆迁。
然而现实是,几乎没有哪一次强拆背后,不是政府在为拆迁撑腰。而通过司法途径,也只会让被拆迁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王才亮表示,这个案子即使原告胜诉,也没办法改变现状,而未来几年,跟拆迁有关的矛盾还会很激烈。不过如此高调地民告官,勇气依然值得称赞,有助于引导民众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政府涉法问题。
而刘光嘉夫妇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法院赶紧判下来。对于上海这个呆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刘光嘉说,已经没有什么不舍了,他要带着剩下的东西,还有大哥埋葬在上海烈士陵园的骨灰,回山东老家,重新建一个奇石盆景博物馆,哪怕全部捐出去都行。
而在刘家被强拆的宅基地和承包鱼塘上,已经很难看出曾遭洗劫的痕迹,新的商品楼已拔地而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