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以“一把辛酸泪”为题对桃子的3年“选调生”经历进行报道后,一场舆论漩涡席卷开来。一夜之间,她俨然变成了不安于现状的基层公务员“抗命”的象征。有人表达力挺,但更多人却是口诛笔伐。桃子始料未及,她说自己被误读了。
桃子“火了”
文_本刊记者 曾晖
12月初,关于桃子的报道还没有在网上疯传,记者与她的访谈在一间咖啡屋内进行。刚落座,她便从挎包里迅速掏出一支录音笔,开机,轻放,一气呵成。她冲廉政瞭望记者调皮一笑,露出淡淡的酒窝:“不好意思,我的职业习惯。”
桃子不再是一名严肃的公务员,她现在的身份,是四川某大学人类学专业的三年级研究生,一年有一半时间在田野调查中度过。
“那么,预祝你成为未来的费孝通。”
“不,这只是爱好,并非我的人生目标。”桃子的回答干脆明了。
一场错进错出的际遇
爱好、特长,是桃子谈论的高频词汇,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正是她离开体制最为重要的原因。当公务员的那些年,总觉得离梦想渐行渐远。
街道办的同事多是四十岁上下的大妈,桃子是为数不多的女青年,又是第一个“选调生”,所以很受照顾。大家替她积极地谋划“前程”。
只要有“大人物”来到街里,便有人叫上桃子,“这个材料你来弄吧,是个表现的好机会。”“小桃,你去接待,人家可是XX领导面前的红人。”
甚至还有人为她做媒,介绍了一个当地领导的儿子。事儿没谈成,阿姨们都颇感惋惜。
这些小事,每当桃子回忆起来,总觉得温馨又好笑:“大家的关心我能体会,只是这样的方式有点儿吃不消,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不合拍的缘故吧。”
比起“仕途”,桃子还是对读书和绘画更感兴趣。
在基层工作的第三年,桃子几乎同时接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个是团区委副书记的岗位。
桃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亲友劝她,“工作虽然累点,待遇低点,但稳定啊,我们脸上也有光。女孩子嘛又没有背景,要懂得知足,况且你还年轻,未来还有上升的机会……”桃子却不以为然。
与她一块儿被录用的选调生还有5人,有的已经当上了正科级领导。
桃子没觉得可惜:“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与特长。我的协调能力差,做行政事务憋着难受;相比之下,我动手能力挺强,更愿意做些有创造力的事情。我不想为了所谓的安稳放弃自己的梦想。”
重回校园的桃子,又穿起了文艺的长裙,她还重新拾起画笔,与老同学搭档开始了创作。
她们先是帮人绘制了三本插画,市场反响还不错,后又想到单干,桃子便萌生了以基层公务员为题材创作的念头。
桃子把公务员中流传的一些趣闻、轶事写成脚本,由朋友构图、上色,最后上网连载。“画上的事儿,有些是我所亲历的,有的是别人提供的素材。”
幽默、简约的风格,令画作得到了不少好评,更有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商谈出版事宜。桃子觉得这才是她最想被认可的一面,不是“XX书记”,也不是“XX主任”,而是一个“创作者”。
但她万万没有料到,就在此时,一场风波正在袭来。
我没有那么多的抱怨
记者第二次与桃子联系时,当初一脸轻松的她,却变得有些焦虑。
有媒体以“一把辛酸泪”为题对她的公务员生活进行了报道。文章中,桃子俨然成了一个备受“摧残”的形象,她成天忙活的都是应付检查、弄虚作假、陪酒唱歌……
“其实并没有当面采访,所以算不得我的口述,很多话都只写了半句。里面的内容大都直接来自我的画,可是漫画毕竟是一种艺术创作啊。”
很快,论坛、微博、报刊,到处都在流传“基层女公务员月薪没2千”“女公务员陪跳舞喝酒”“基层公务员快得抑郁症”的故事,桃子和她的老同事们成了活靶子。
“干得不爽别干啊!赚钱多的工作有的是啊!赖着不走还抱怨辛酸有意思吗?”“此文揭露了基层政府的无能与虚伪,该让那些蠢材下岗了!”“那个要求陪舞的上级不是贪官便是污吏……”
桃子既恼火又委屈,这并非她的本意:“我从没想过要挑起体制内外的对立,更没有那么多的抱怨。这些攻击,令我始料未及。”
桃子发出两条微博作为“澄清”与“声明”。短短几行字,竟出现了四五个明显的语句错误。桃子真急了。
“新闻标题真的很哗众取宠,写这么多陪唱歌跳舞啥的纯属为了迎合社会上的仇公心理。绝大多数的基层公务员都是兢兢业业在工作,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努力呢?”
最终,该报道的作者向她表达了歉意。
“我的画被误读了!”桃子告诉记者,“画基层公务员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辛酸苦辣,让社会有更好的交流和反思。我希望人们不戴有色眼镜地去看待这个职业。”桃子欲言又止,她很担心这些话会被“越描越黑”。
与媒体假想的状态恰恰相反,桃子很感激甚至享受那三年的时光。现在看来,也算是一场有趣的田野实践,让她对社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有个同事负责民政登记,他把所有住户的资料记录得一清二楚,硬是将一分一厘的低保金都发放到了最需要的居民手中,多年来从没有人说过政府不公。
还有个艾滋病毒感染者,社区给她发补助,每一回她都站在外头,让负责人把钱放在门口,她说,“我不想脏了你们的地方……”
“基层工作的确不易,但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干部群众,才构成了社会的稳定基石。这才是最完整、真实的图景。”桃子说。
舆论恐惧症
歌手汪峰费尽心思都上不了头条,可桃子说什么也不愿再上头条。现在,众多媒体致电约访,除本刊外,她都一概婉拒。桃子患上了“舆论恐惧症”。
记者从其朋友处获知,桃子过去曾渴望获得关注,常把漫画发上微博,@各家媒体进行“营销”。但“火了”以后,她就沉默了。
当然,也有人看完报道后,对桃子的漫画表示出浓厚兴趣。一个女生给她留言,“以后谁要是再叫我考公务员,我一定每人送他一本”。
“这会不会也让你的作品更有市场?”记者问。
“你觉得会吗?”桃子反问,“我正在考虑要不要撤回出版计划。原本已经签了意向协议,可经这么一炒,外界恐怕又会有新的联想,我真的很害怕。”
“怕什么?”
“我视创作为生命,怕它会被烙上炒作的印记。”
一场舆论风波打乱了桃子的生活,冷静过后,她也反思:为什么公务员会如此不受待见,除了媒体报道的失真外,是否还因为社会对其普遍存有刻板的误解?
有很多年轻人请教她官场中事,桃子无暇解答。她希望本刊能够呈现她的看法:
基层公务员,清闲、优越只是传说,但也并非混乱不堪。有不少务虚的活儿要做,但与群众打交道却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你一心想在政治上谋取进步,那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如果志不在此,甚至想图安逸,求富贵,则很容易绝望;
不要以为体制密不透风,其实它正变得越来越开放,来去自由。如果你对它不满,或认为它辜负了你,那尽管出离,但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