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冯琳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3年的这一天,腾讯诉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
与往常不同,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来到了现场。而审判阵容同样引人注目:审判长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奚晓明担任,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副庭长王闯、法官王艳芳、法官朱理共同组成了合议庭。
当天恰逢最高院公众开放日,80余名公民代表旁听了庭审。有媒体报道称,如此高“级别”的审判团队十分少见,上一次“大法官”级别主审案件是在2007年。
参加庭审的律师谢冠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法官断案在程序上并无特别,但当日法庭调查让人印象深刻。合议庭归纳了5个争议焦点。其中之一是如何看待技术创新、自由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界限。这让他感到很意外,“争议焦点一般都是纯粹的法律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总结,使案件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法官断案“最高级别”
腾讯与360之间的纠葛持续了近四年。从2010年开始,双方就不断指责对方,话题也层出不穷。从窥探用户隐私,互不兼容,不正当竞争,到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甚至一度引来工信部和公安部的介入,俨然一副中文互联网“世纪大战”的态势。
令中国网络用户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 “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腾讯方面“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方面也回应称“与亿万互联网用户一起度过了中国互联网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不眠夜”。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遣词造句都堪称是研究公共关系的经典案例。
在工信部的责令道歉下,双方明面上偃旗息鼓,实而转入法律诉讼。先是有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后又有360诉腾讯垄断。
2011年4月,腾讯公司向广东省高院起诉奇虎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索赔1.25亿元。腾讯公司在起诉书中认为,360“扣扣保镖”破坏和篡改了腾讯QQ软件的功能,同时屏蔽客户广告,破坏了腾讯的商业模式。
2013年4月25日,广东省高院一审认定,奇虎360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奇虎公司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人民币。
360不服一审判决,案子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该案是迄今为止互联网行业诉讼标的额最大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更重要的是,它的影响足够深远。
于是,最高法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审理团队,由二级大法官奚晓明亲自出面组成合议庭。
现年59岁的奚晓明是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民商法专家,2004年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大法官断案引来媒体的关注,当天现场直播的湖南卫视在其新闻联播中对庭审进行了报道,称“法庭调查阶段,双方现场针锋相对,审判长奚晓明不时针对性发问”。
参与该案审理的律师谢冠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庭审过程中关于如何看待技术创新、自由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界限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得案件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不仅是着眼于解决双方当事人的争议,而是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审判长奚晓明对案情的了解程度也让谢冠斌感到意外。“这个案子涉及到很多互联网行业当中新的技术,新的经营模式,新的名词。他(奚晓明)并不是长期在审判的一线,但对这些行业知识,新的技术名词,他非常清楚。”
对案情以及案件发生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法官更准确地作出判断。“如果单纯从法律的角度去判断,很难切中要害。”谢冠斌如是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