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
美媒称,在过去10年里,许多美国人逐渐认定中国的经济崛起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据认为,制造业工作岗位被外包给中国人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工资停滞不前和对华贸易巨额逆差。然而,中国的制造业工资自2009年以来上涨了70%,其成本优势渐弱。但中国对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挑战或许并未结束,只是从低技能劳动力充足变成了大学毕业生供应过剩。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网站1月7日刊文称,2014年中国将有700多万名学生从高校毕业,远远高于1999年的不到100万,是美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2.5倍。2004年,中国的大学招生人数和授予学位数量均超过美国。中国政府预计—也许不切合实际—到2020年将有1.95亿大专以上人口加入劳动力大军,而届时美国的预期总劳动力为1.67亿。
报道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随着供应迅速超过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上升,工资涨幅下降。在过去10年的后半段时间,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下降了19个百分点,新毕业生的失业率超过16%。大学生抵触制造业工作岗位,一心想进入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
大学生就业艰难,与此同时,低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却供不应求。非大学毕业生更乐于从事蓝领工作,因而失业率只有4%。这导致最近几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薪酬增长速度超过了许多高技术行业,结果是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常项目顺差从金融危机前占GDP的10%以上收缩到现在的2%左右。
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仅去年就有40万人。过去他们当中只有30%的人学成后回到中国,如今国内的诱人机会开始吸引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回国,去年有33万。
报道认为,或许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短缺还助长了腐败风气,求职者试图通过贿赂和关系来确保职位。
中国现正迅速逼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历过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它能否跻身高附加值行业。
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或将受益于大学毕业生供应过剩:雇用他们意味着大学生工资溢价下降,那会增强中国熟练工人以及有赖于他们的高附加值产业的竞争力。事实上,这正是韩国和另外几个东亚经济体向价值链上游移动时所走的道路。总体上看,对比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比例越高就越不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报道指出,需要提醒的是,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不太可靠。高校扩招的步伐超过了合格师资的生成速度,二三类院校为了招满指标纷纷降低录取标准则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不过,随着考入一类大学的竞争日益激烈,顶尖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在提高。近年来,北大、清华和港大都已成为排名世界前50名的大学。
虽然提高整体质量是一个重要目标,但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关键是激励欠发达的服务业。服务业仅占中国GDP总量的43%,而韩国、日本、美国的这个比例分别是60%、70%和近80%。这种状况抑制了对大学毕业生劳动力的需求,因为服务业的劳动力素质要求往往比制造业和建筑业要高。
中国逐渐变化的人口结构和城镇化进程会自然而然地给服务业带来一些发展,但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中国还应当允许更多民营企业参与目前由国家控制的活动,比如电信、银行和教育。
中国加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绝非易事,对全球的影响也很复杂。随着中国进入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领域,它将开始像日本几十年前那样挤压发达国家。
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供应过剩对中国决策者形成挑战,但也许会让他们因祸得福。这种局面很痛苦,并加剧社会紧张气氛,但随着工资逐步适应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且教育质量提高的新体制,中国可能不仅会躲过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开始向西方目前拥有的技术优势施加压力。(编译/何金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