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有公务员开始辞职,上海80后公务员辞职又成为舆论热点:收入7年没涨,能力是听话写报告。近来在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规定之下,有人叹曰:为官不易。80后公务员辞职,其实和八项规定没有关联,但是在当前大背景下,这个辞职宣言无疑会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公务员职业的本质,尤其在国考热得发烫的今日。
读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士农工商……公务员的职业魅力源自传统社会分层模式。年轻人之所以蜂拥国考,看到的无外乎是稳定、尚可的待遇和社会保障。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目标定位在仕途上升,并对升官抱有隐约的财富幻想。社会思维中“当官即可发财”的观念源于两点。一是对历史官场的错位描述。如民间文化中盛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二是当今个别贪官囤积的巨额金钱让人误以为身在官场,就会财源滚滚。
其实,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选择性的误解,公务员和财富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天涯与海角。皇皇二十四史中所载,贪官污吏纵然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清正方直、为民为国的清官正官义官。两汉、盛唐时期自不必言,英明帝王和赤子忠臣同声相和,造就华夏文明的巍峨巅峰。即使到魏晋乱世、积弱之宋,依然有忠义之士破昏乱迷津、扶危局而不倒。历史上的贪官污吏,要么仕途中断,要么批刑受戮,善终完退者并不多见。所以民间只见贪官人前得意,却刻意忽略这个群体的终极结局,只用小农思维来揆度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未免有南辕北辙的失落。
历史长河,千古一理。任何时代,权力寻租终非正途,必有落败之日。古有谏议诤臣,今有反腐之策,如财产登记制度,如反腐体系的完善,若执行到位,均可让那些灰色地带曝于明世。所以公务员这个职业只不过是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个人理想,和财富的界限泾渭分明,想获得财富,可以离开这个领域,别有光明坦途。
80后辞职公务员对职场文化的“控诉”会得到一些共振,这说明一些人对公务员工作未必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公务员群体的职场文化脱胎于传统文化,其精髓既有儒家的克己复礼,也含有道家的无为无不为。慎言慎行、中庸保守为基本原则,凡事讲究微言大义,这是传统文化高度凝练的一个映射。我们既接受平等、开放、进取的现代思想,也必然传承谦和、容忍、圆融的处世经验,官场文化是这种中庸之道的集大成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一大文明特征,很难说哪种文化更先进。承平年代的社会演进必然是渐进式发展,不可能像商场那样波诡云谲,纵横摇荡。这就注定政府工作也是稳中求变,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是也。一些年轻人难以与这种文化兼容,因而萌生退意不足为奇。
当然,还有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官多为患”也是当今一大弊端,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有的县仅副县长就有十一名,古今中外都不多见。尽管现代社会人口增加,社会职能复杂,但官员数量的膨胀已远超过应有比率。超编的公务员队伍势必稀释晋升机会,乃至让工作变得毫无挑战可言。人浮于事的结果就如这位80后所说:公务员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里钻;城里的人,却因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离场。
任何职业都符合市场规律,公务员也不例外。公务员队伍扩编,势必耗费国家财政,当众人纷至之时,也是这个职业衰落的开始。典型如宋朝,冗官冗员充斥公务员队伍,虽有历史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依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虚弱的帝国。到宋神宗熙宁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开支,均为5060万,国库完全空虚。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朝积弱难返,一代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
据说西方社会,一流人才经商,二流人才从政。事实未必如此,但其隐意是说,众生平等。部分公务员辞职并不是坏事。这说明公务员的普通职业属性在回归,附着其上的利益、寻租空间正在被压缩,某些目的不纯的公务员再无机可乘。一些有想法的则接受不了拥挤的队伍和狭窄的机会空间,到更广阔的的空间,可能会便于发挥个人潜能,成就一番事业。对于提高人才利用效率,解放生产力大有裨益。王丹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