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理在“雪耻碑”前向小学生们讲述当年的那段抗战历史。
徐振理向记者展示这部手写的《家史》。
《家书》真迹。
碑文内容。
有这样一座约一米见方的黑色大理石碑,竖立在盐城市滨海县天场乡徐丹希望小学。碑身镌刻着3个浑厚饱满的行楷大字:雪耻碑。“雪耻碑”的背后,是发生在1938年的日军烧村惨案。这段往事不曾见于传统的“正史”,经过口口相传,已渐渐模糊、远去。直到42年前的1972年2月,滨海县天场镇徐丹村70岁老人徐万安先生,用毛笔撰写完成了他的《家史》一本69章,其中第24章《吃日本鬼子的苦,烧去我家房子》,叙述了1938年6月22日,日军放火烧毁徐丹村的史实。发生在滨海徐丹庄的“烧光”惨案,是那个年代盐阜地区苦难和屈辱的缩影,也是底层民众觉醒和抗争的开始。
《家史》揭秘
一部包着一团火的《家史》
作为“传家宝”埋藏35年后公诸于世
毕竟是70多年前的事,加之当年乡村信息闭塞,民智多还懵懂,尽管村上还有当年的亲历者,但是,要准确说准日期,确有难处。在盐城市档案馆,徐万安先生的孙子徐振理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部写在粗草纸上的农村《家史》,揭开了这段不寻常的苦难史。“家史”第24章名为《吃日本鬼子的苦,烧去我家房子》,写道:“在1938年,那时,阜宁、东坎及沿公路边均被日本鬼子占领,鬼子所推行的烧、杀、抢三光政策……这时,我们徐丹地主徐伟吾当第二区区长,在夜间领着徐丹人去破坏公路。日本鬼子晓得了,就来烧徐丹。在38年5月20日(农历)这天下午,日本鬼子从刘簖到丰舍向我们庄上来了!庄上人都纷纷到野田去躲避,我也带领一家人到坟茔头里去躲避,听随鬼子进庄烧房子。全徐丹被烧去150多间房子,我一家就被烧毁6间房子,新造的3间锅屋被烧得寸草无根、寸木未留,3间旧堂屋,鬼子去后我家还捡下一些房料下来,小型的家具什物被烧一空,连麦粮草堆都全被烧光。大型用物事先做好准备,丢在河里、麦粮弄在田中,没有被烧。房烧后,我一家没安宁房子住,就在锅屋东头房墙上面盖一大张席子,在下面过夜。天下雨了,人不能睡,就在那里坐坐。经过3个月,秋天才将锅屋撑起来,却没有力量苫草,第二年麦收后才苫上草……”
这部《家史》的作者徐万安先生,其时为乡村私塾先生,对日寇暴行愤恨终生。到1970年,这位老先生自感不久于人世,遂不顾年高,用毛笔在粗草纸上写下几十年家史。1975年徐万安逝世前,因为害怕抄家没收,他将《家史》交给在天场公社社办厂的侄儿保管。作为爷爷唯一留下的一件特别“传家宝”,长孙徐振仁把《家史》带回了老家。担心《家史》保管安全,徐振仁将《家史》用粗布包好,存放在房屋泥墙上的洞里,里外糊上泥巴,秘不示人。自这以后徐振仁不管结婚成家、分家、自建新房,无论搬迁到哪里,一直把《家史》独自收藏保管。直到2005年9月,有一次徐万安先生三孙徐振理回家,和大哥徐振仁谈起正在调查日军火烧徐丹的历史时,徐振仁这才提起:《家史》中可能有这个历史记载。从此,一部记载着国难的家书得以公诸于世。
将军回忆幼时日寇横行的一幕
曾经的“地主”投笔从戎,屡次偷袭日军
在日寇火烧徐丹的时候,一位幼时丧父的贫苦少年,亲历家园被毁的奇耻大难,一双眼睛几乎爆出火星。他就是日后投身抗日铁流的徐平将军。徐将军晚年在《军旅拾零》一书中,记述日寇的“烧光”暴行:“大概我12岁时,日本鬼子两次入侵徐丹村,把村里的房屋烧得一干二净。晚上看到徐丹村火光冲天,大家又惊又怕。第二天早上才跑回来,看到母亲一人坐在糊墙框旁哭泣时,我那幼小的心都碎了……”日寇蹂躏徐丹村,第一把火就点燃徐平五叔徐秀倬家的几间砖墙草屋。当年的孤儿徐平依靠这位五叔帮助读书终于成才,也就是《家史》中的“地主”徐秀倬。
徐秀倬字伟吾,1899年生,自幼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成年后热心教育事业,1929年与长兄徐秀俊创办徐丹小学,对当地文化教育之开启和人才培养影响深远,可惜学校创办未及10年就被日寇烧毁。数十年之后,经徐平将军多方奔走筹资,在原址复建一座希望小学。
徐平回忆:1935年,五叔徐秀倬留学日本明治大学。1937年初,他有感于日寇侵华野心日甚,毅然休学归国,任江苏省川沙县地政局长。“七七事变”爆发,徐秀倬回到家乡,出任阜宁县第二区区长。1938年5月,日寇侵占阜宁后,他投笔从戎,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屡次偷袭日军。将阜宁城到东坎必经的刘段桥烧毁,复建复烧,日寇交通中断,一度被迫撤离东坎龟缩阜宁城。日军遭顽强抵抗,恼羞成怒。由汉奸王虎成带路,于6月22日下午闯进徐秀倬的家乡徐丹村,烧了徐秀倬家的5间草屋后还不泄愤,又烧掉徐丹小学,以及村上所有房子和草堆。其后,不甘心的日寇又来一次,这次犯下血债,枪杀了村上的3个青年人。日寇丧尽天良的暴行,让徐丹人深切感受国破家亡之痛,一腔怒火熊熊不熄。八路军、新四军来到后,百姓有了主心骨,不再恐惧。
碑文记录
盐阜地区抗日卫国的一页 “徐丹惨案”
69年后,当地竖起“雪耻碑”
“一九三七年,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此,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天场人民在国民政府二区区长徐秀倬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侵略斗争。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时许,日伪二十三人疯狂闯进徐丹庄,烧毁包括徐丹小学七间校舍在内的民房一百六十五间……”这是镌刻在这座约一米见方的黑色大理石碑上的铭文,记录了一段为世人所陌生的盐阜抗战历史。据悉,徐丹惨案第三年,徐秀倬受陈毅、曹荻秋、薛尚实等邀请,出任县参议员、盐阜区参议员以及苏皖边区参议会驻会委员,参加盐阜抗日民主政权。
抗战结束后,徐秀倬“志在农政,无意政治”,到淮阴农业试验场场长任上一心务农。新中国成立,他回到乡里任教于滨海中学、六套中学,后任滨海、响水两县一至四届政协委员,1969年8月离世。曾任阜东第一任县长、后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的唐克对到访的徐平将军说:“徐伟吾先生是国民党左派,是一个进步的爱国人士。”建国后曾任国家轻工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乃德,对他评价道:“徐伟吾为人正直,很有才华,是进步的开明人士。”
数十年来,徐平将军始终抹不去那段痛苦的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徐平应芦沟桥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之邀,参加百名将军座谈会,往事再次浮现眼前,遂委托在乡从事民政工作的徐振理细访史实、刻石记事。2007年,由天场乡人民政府出资,在徐丹惨案69周年之际,在徐丹希望小学竖立一座黑色的“雪耻碑”。徐平将军说,立碑不为记仇,而是要牢记历史,发奋图强。目前,该碑已成为当地中小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到纪念日,全体师生和革命烈士亲属等齐聚碑前,共同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新四军纪念馆抗战研究专家陈宗彪说,这座纪念碑记载了盐阜地区爱国人士抗日卫国的爱国行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