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之后,未必天堂
“不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投资移民主要的困惑。一华人朋友虽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闲暇时“胡思乱想”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后埋在哪里”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陶短房 发自多伦多
2月17日,就在加拿大宣布将终结联邦投资移民计划近一周后,正在多伦多当地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的王女士看到了一则让她颇为“愤慨”的新闻。在这则报道中,加拿大前移民部长表示,后悔没有在自己的任期内废止有关投资移民的计划。
“你知道吗?这几天一些加拿大豪宅所有者因为担心中国投资者过不去,已经开始低价抛售房屋了。”王女士说,“政府想刺激经济,但政策和意愿不是相矛盾吗?”
在王女士看来,加拿大虽然是一个移民国家,但“这里却并不欢迎移民”。
怨言背后,包含着诸多中国移民对加拿大“爱恨交织”的情感,以及事实上,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移民生活。
不同移民生活“天壤之别”
如果按类型划分,王女士属于技术移民。根据加拿大联邦相关法令,技术移民是引进的“加拿大本土稀缺的技术类专才”。中国大陆技术移民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2007年以后因政策屡屡收紧,引进类别减少、语言要求提高,大部分中国申请者难以符合这些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和许多中国移民一样,抵达多伦多前,王女士也把移民后的生活想象得“很美好”:其中包括以后孩子上学,公立学校免费;每月还有对孩子的300加元的补助……
不过,这些美好憧憬很快被加拿大不承认其在国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击碎。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在加中国技术移民面临的困境之一。移民后,他们往往因专业不对口、“缺乏本地学历和经验”等,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中一些人通过在当地重新就学、考证书,在几年过渡期后最终成为令人羡慕的“专业工”。还有一些人在经济条件改善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中小企业的雇主,但也有一些人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长期在低薪、非固定工作中沉沦。
“我盼望今后能找到一份留下来的工作。”王女士是在当地重新就学的华人代表。在她的身边,不少技术移民因为个人能力或者际遇不同,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显现出“天壤之别”。
除了像王女士这样的联邦技术移民外,另一个类别就是投资移民。近两年新获得加拿大移民资格的中国人,以投资移民为主体。随着加拿大投资移民门槛的不断升高,移民几乎成为“富裕移民”的代名词。
不过在加拿大,不同省的移民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中尤以说法语的魁北克省要求特别。因为魁北克省具有一定独立性,其移民名额不受联邦移民政策调整影响,但对法语能力要求极高。一些中国人在联邦移民门槛渐高、入门无望后,转而苦读法语,走魁北克省移民的“旁门”。近年来,这些移民也多以投资移民为主。
由于许多申请魁北克省移民的投资移民,其法语都是“突击”性质,一旦完成移民,往往仍会转往英语区,因此魁省近年来增加了“移民本省后需至少居住3年”的限制措施。
此外,留学生转移民也是近年来常见的华人移民选项。前者的特点是先留学、后移民,由于加拿大一度放松留学移民政策,许多无望够得着技术移民、投资移民门槛的人会采取这一途径“曲线移民”。这类移民的普遍特点是,入学后拼命找工作,一旦找不着工作、学习许可证又到期,移民梦就要破碎。
中国投资移民很少住在当地
即使是投资移民,即所谓的“富人移民”,他们在加拿大当地的生活方式,同样千差万别。
他们中有的可称为“两栖人”。这类“富人移民”大多在国内或其它地方有实业,移民加拿大的目的是“拿身份”或为儿女家人考虑等,他们的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留在加拿大的仅仅是家人。
有的人是“时差派”。这类移民本人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但挣钱仍然靠内地,他们或通过发达的网络或电话通讯设备,对远隔重洋的生意“遥控”,或以投资国内金融证券时差牟利,其共同特点是“晨昏颠倒”,总在夜里工作,凌晨开始睡觉,下午则悠闲享受生活。这类人通常会住在华人较集中、条件较好的社区。
有的是“实业派”。这类人是真正在当地投资、经营的,近年来数量有增多迹象。传统上富裕华人喜欢投资餐饮、服务和商业,但近年来投资矿业、农业等“重实业”的比例在上升。不过这类富裕移民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他们投资实业并非看中商机或意在赚钱,而仅是为了满足EN条款中对投资规模、雇用人数和经营时限的约束,因此投资时往往不计盈亏,一旦期限熬满就任由自生自灭,只为获得企业家移民的资格。
还有的是“神秘派”。这类富裕移民的共同特点是深居简出,富不外露,其中有些是担心“钱财露白”有风险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大多谨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富翁。
富人移民困扰归属问题
由于加拿大中国投资移民的类型和目的不同,当地政府对中国富裕移民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他们希望这些人带来财富、就业机会和下一代劳动力,因此不断修改移民政策,让投资移民比例持续升高,并最终压倒其它类别;但另一方面,投资移民的“融入度”却最低。他们中许多人不愿在加拿大常住,不接受当地生活方式,在加拿大形成许多“和中国没啥区别”的华人区,引发加拿大媒体的抨击。
2007年6月23日,《列治文时事报》就曾有署名“鲍勃·弗里兰”的人撰文称,25年来这座城市变成华人的国中之国,如果任由发展,这里将成为“中国的半自治省”。列治文是华裔最集中、比例最高的北美城市,出现这样的论调并不足奇。
不仅如此,投资移民因为富裕,不愿积极找工作,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有钱,但经常不申报海外收入,在加拿大又报低收入,其兴办的“实业”有些不过是如前所述的移民跳板。此外东方经营管理理念也往往不合当地劳动力胃口,因此,政府近来又不时收紧各种投资移民政策,希望中国富人少来些。
加拿大社会对“中国富人”也心态矛盾。《温哥华太阳报》一份报道列出“23个大温房地产走旺理由”中,第一条就是“亚洲投资”:许多华裔集中的都市也不断推出各种招商理念,试图吸引华裔富人“把钱留住”,但“中国热钱”的涌入令房地产价格飙升,肥了房地产业,却让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负担水涨船高,苦不堪言。“重灾区”卑诗省和大温哥华地区曾多次有人投书当地电视台,希望对中国“热钱”购买当地房产实行“限购”。
另外,文化差异和冲突也是个大问题。比如,几年前,中国移民曾以在住宅区附近修建“临终关怀中心”不符合“华人传统”为由,抗议“临终关怀中心”的落成,由于加拿大是福利社会、老龄社会,临终关怀在当地人心目中十分看重,属于“天然合理”的“绝对价值观”。因此,当年中国移民的反对令当地人无法理解,并加重了对中国移民的成见。
由于投资移民总体上在加拿大的奋斗时间短于技术移民,“不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投资移民主要的困惑。笔者的一位朋友虽然全家移居加拿大,但他坦承,闲暇时“胡思乱想”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后埋在哪里”。(《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