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闭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改革”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把改革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引人关注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这一轮改革的领导机构,目前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的轮廓已经日渐清晰。在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最大障碍是什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在改革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深度观察
深改组办公室为何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
在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之后,其办事机构如何设置一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外界曾就此有过多种猜测,例如成立一个新的机构作为中央深改组的办公室,也有人曾提出把中央深改组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已经确定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
施芝鸿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概括起来是“5+1+1”。“5”就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这五个方面的改革,加上党的建设制度方面的改革,再加上军队和国防改革。这次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指的就是上述领域的改革,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内部机构设置,正好和这七大改革领域的全面深化完全对应。
“在这样的机构设置基础上存量优化,即再添加一两个直接服务于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内设机构,就能成为中央深改组一个很得力的办事机构、咨询机构和信息汇总机构,所以中央这次把深改组的办公室放在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决定是很正确的。”施芝鸿表示,中央政研室长期以来为中央高层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而且参与中央重要会议和文件的起草,对改革的全局情况非常熟悉。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严格控制机关编制、简政放权方面,在设置改革办公机构的时候也体现出来了。
人员罕见高规格 构成逐渐清晰
根据此前已经公布的信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担任组长,三位副组长分别为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四名正副组长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样的高规格人员配置被认为体现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权威性以及改革的力度。
在此前央视公布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道和电视画面中,除了上述四位正副组长外,参加会议并在里圈就座的官员还包括(注:按央视摄像机拍摄顺序排列):马凯、刘延东、许其亮、汪洋、赵乐际、杜青林、王晨、周强、张庆黎、王正伟、王沪宁、刘奇葆、李建国、孟建柱、栗战书、赵洪祝、郭声琨、曹建明、周小川等领导同志。
根据报道,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任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两名副主任分别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
官方媒体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3月6日下午,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兼省委改革办主任岳亮在北京拜会了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穆虹,这是穆虹首次以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身份在媒体上亮相。资料显示,穆虹长期在国家计委、发改委工作,分管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稽查。潘盛洲则是农村政策学者出身,主要研究非公经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等问题。
此外,深改组成员还包括来自中央直属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以及中纪委、最高检、最高法、全国人大及全国政协的领导,分别构成6个专项小组。
除了中央层面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外,全国各省份也已经相继成立深改组,除个别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已公布了组长、副组长名单,且组长均由各地党委“一把手”担任。此外,证监会、环保部、保监会、国资委、银监会等部委也已成立深改组并公布了领导名单。
336项改革举措已分解到专项小组
在内设机构和人员组成的轮廓已经日渐清晰之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事实上也早已经在陆续推进。
根据公开报告梳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分别于1月22日和2月28日开过两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了这两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2月28日下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起跑决定后程。2014年工作抓得怎么样,对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据施芝鸿介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336项改革举措全部分解到位,明确了各项改革举措的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成员单位。下一步将在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尽快确定这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