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城管被围殴事件,以城管打伤拍照者开始,以围观者群殴城管临时人员结束。血腥的一幕。
与以往类似的是,围殴城管事件背后,往往有一些固有的因素在推波助澜,包括对城管的固有印象和谣言的助威,现场往往只要有一声“城管打人了”,愤怒的围观民众就会不管任何青红皂白,足以掀翻好几辆汽车、打翻一群执法人员。而这一情形,早已屡见不鲜。
我们试图从苍南事件和其他已发生的城管被围攻事件中,寻找到这种愤怒爆发的缘由,以期能提供一个解决出口。
本报记者梁美兰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报道
执法时起小冲突往往成为导火索
苍南城管执法时被拍照,打伤拍照人
19日上午9点左右,苍南城管人员对一商户违法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执法,该商户不予配合并阻挠。其间,过路群众黄某看到这一情景,用手机对执法现场进行拍照。执法人员看到后,便要求他不要拍,双方发生冲突,黄某被打伤。黄某哥哥称,弟弟鼻梁骨有点裂开,肺部有出血,腰椎骨头有变形。
城管不喜他人在执法时拍照,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路人拍了照片后,将其发布到网上,并歪曲事实。但不少情况下,则是担心执法行为被曝光。
2012年,河北定州,一市民用手机拍摄定州城管清理路边商贩的过程,结果手机却被城管粗暴抢走,另一位路人也因拍照被追打。2008年的1月,湖北更有一拍照路人被城管殴打致死的情况发生。
潇湘晨报:不少事件中,城管执法时有路人拍照被打,城管为何不喜欢被拍照?
武汉大学教授沈阳:部分城管内部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务问题、人事问题、管理的腐败、内外监督缺乏、对于媒体报道百般阻挠等。在拍照问题上,行政人员或是临时工,一定要意识到,公民都是纳税人,有权利监督政府不涉密的公开活动,街头执法应接受民众监督。
在正常行政和执法过程中,在思想观念方面,有关部门目前没有这种意识,公众应该可以就此追责。那么,不仅要提倡,而且要刚性地约束行政执法人员接受监督。只有这种意识到位了,少数地区城管对于民众的伤害才有可能减少。
对城管固有印象,极易激发怒火
有人认为城管天然比执法对象强势
自上世纪90年代,北京成立全国首家城管大队以来,经历近30年的演变,城管在人们的心中,已经被妖魔化。一旦出现暴力执法事件,受鞭挞的是城管。
城管表面上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可实际上,这些权力在行政实践上非常难以实现。城管在街头执法的过程中,并没有合法的暴力支撑,一旦遇到执法对象的暴力抗法,城管几乎没有多少办法。一旦与商贩发生冲突,城管同样处于弱势。
2013年底,武汉城管整治占道经营时,小贩身盖白布躺在板车上佯装死亡,一旁有商贩披麻戴孝,高喊“城管打死人,还我公道”之类语言,造成300余名群众现场围观。最终“诈尸”的3人被拘留。
苍南事件中,人们对城管的固有印象无疑也加深了民众的愤怒程度。
潇湘晨报:如何看待“城管执法人员天然比执法对象强势”这个观点?
沈阳:在这类暴力事件中,城管往往是遭到批判的一方,而小贩则受到民众的同情。民众认为自己和小贩处在社会的同一层级,认为自己和小贩在城管面前都是弱势群体。民众和小贩就很自然地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除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受监督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公众情绪的引导。为什么这么多人到最后去围攻城管或是临时工,很容易看到,社会心态处于低谷的现实是一个重要催化剂。这次事件揭露出,我们亟须加强对民众心态的调研、分析,把行政服务做到位,把群众路线落实到位,才能使得民心回暖。
谣言和误会面前,事实不堪一击
最奏效的似乎是大喊“城管打死人了”
令人意外的是,苍南拍城管执法照片被打后,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城管执法车辆进行围堵。当时城管执法人员正在进行撤离,其中有一辆车被围困,里面有5名城管工作人员。
苍南新闻网19日晚上8点发布消息称,引发这起事件是因为城管打伤黄某后,有人在网上发布了“城管打死人了”的谣言,“致使围观群众聚集,秩序混乱。”
“城管打死人了”这一呼声,并不陌生。在以往的新闻事件中,只要当事一方喊出“城管打人了”,不管打还是没打,信息是真或假,都能激起围观者的愤怒。
这样的误会在2012年6月也曾出现,当时,山东枣庄城管队员整治该市一中学违法摊点时与摊主发生争执、推搡。部分学生误以为城管打人,便对城管队员拳打脚踢。
而摊贩在面临城管执法时,躺在地上,大喊“城管打人”的案例也为数不少。
潇湘晨报:在主角是城管的情况下,民众为什么会更愿意相信“打人了或打死人了”的话?
沈阳:公众感受的一大来源是街头现实体验的直觉和接触到的信息,不少人看到城管在街上执法,首先感觉不是很好,一旦看到推搡、打人场面,随手用手机一拍就发表愤怒言论到网上,不管是否真实。
在有关城管的一条正面新闻和一条负面新闻的情况下,网民通常只会看到负面新闻,而对正面新闻自动“过滤”,即使是正面新闻也容易遭“二次解读”。因为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城管的不当执法行为,在民众和网友心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印象,一看到“城管”的字眼,就会激起历史的记忆和情感的共鸣,出现这种阅读反差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目前虽然有七万多家政务微博,但我们没有看到做得比较好的城管微博。有关城管部门在这方面投入太少,不注重执法规范性和自身网络形象,不注意跟群众沟通。街头暴力一发生,公众对其的刻板印象迅速转换为一种行动和情绪。
执法者,最终成以暴易暴的受过者
苍南十余名现场挑事的涉案人员被抓
苍南受伤的5名城管工作人员中,有两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目前病情危重,正组织抢救;3名工作人员多处软组织受伤,正接受治疗。
实际情况是,这5名城管工作人员并不是正式城管员工,他们是城管临时叫来协助搬运占道石块等物品的。苍南县城管局法制科何科长介绍说,因为有些经营户门口会放一些石块防止外人停车影响小店生意,但这是不能放置的,所以城管事先知道有东西要搬运,叫了外面的工人来协助。以前我们也常常有叫这些临时工人来做搬运。
20日,苍南新闻网发布消息称,公安机关已抓捕十余名现场挑事的涉案人员,多是县城及周边闲散人员。
无独有偶,2010年4月,昆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与占道经营的摊贩发生纠纷,引发群众围观并发生冲突,9辆城管车辆、5辆警车被掀翻或砸坏,9名城管工作人员、4名公安民警和部分群众受伤。
潇湘晨报:在此种尴尬情况下,城管中的个体,成为群体暴力下被伤害的对象。您如何看待这种“个人代体制受过”的结局?
沈阳:城管伤人之后,群众围殴城管,实际上是互害的一种暴力,造成各受其害的悲惨结局。我的观点是,要达成社会各界共赢的局面,一定要基于法治和信息公开透明。
事件初期城管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后期群众的情绪化,乃至突破法律底线,围殴城管造成重伤的结局。
这种互害的局面不能持续下去,要改变基层生态,要充分激活基层的舆论和现实监督,尽可能理顺城管的机制,尽可能跟公众更多沟通,尽可能加强网络信息告知速度和规范化,尽可能给小贩更多场所进行零散售卖,尽可能推动公众对城管形象认知的改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