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蒋佚凡 1987年生,江苏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天宁大队队员。4月20日,他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穿城管制服佩戴谷歌眼镜的照片,这个看起来很“潮”的城管随即引起网友关注。
2011年,蒋佚凡成为一名城管队员,去年曾和同事拍摄过一部“为自己代言”的城管短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管?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他在工作中有过怎样的经历?他如何依靠潮的方式来改变别人对城管的固有印象?
谈谷歌眼镜
取证隐蔽以免引发矛盾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买谷歌眼镜,记录每天的执法过程?
蒋佚凡:出于个人兴趣。我比较喜欢看龙珠,谷歌眼镜与龙珠里的人物道具很像,我就花一万多通过淘宝上的美国代购店买了,是后来才想到可以用到工作中的。
新京报:一万多买这么新潮的东西,网上有人质疑是公款购买,或者作秀?
蒋佚凡:我是省吃俭用好久才买回来的,也不能说我是土豪吧,而且现代社会,省吃俭用买个一万块的东西,不能算是奢侈品吧。我还没看微博上的评论,但大家会来质疑什么,我心里有数。
新京报:心里有数?
蒋佚凡:因为工作习惯吧,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别人会对城管质疑什么,我都知道了。
新京报:工作中用过谷歌眼镜了吗?被人发现过吗?
蒋佚凡:用过几次,主要是日常巡视时用,这个眼镜摄像比较方便。知道谷歌眼镜的人还比较少,目前还没人认出来过,所以说它比较隐蔽。
新京报:对工作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蒋佚凡:最主要的还是隐蔽。出去执法时拿DV拍摄,很可能在现场会引发一些冲突和麻烦,而谷歌眼镜比较隐蔽,就会好很多,避免引发矛盾。
新京报:以前用DV拍摄取证引发过矛盾吗?
蒋佚凡:太多了,经常碰到,你们媒体采访也会碰到吧。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是执法中拍,容易激化矛盾。比如,有次大排档老板看到DV,拿起菜刀指着同事就让他关掉。不关,可能有危险,关了,很可能有冲突说不清。
新京报:需要用谷歌眼镜取证来避免矛盾,这种互相不信任,会不会觉得有些悲哀?
蒋佚凡:我觉得不是互相不信任,而是被执法者对执法者的抵触,他们不信任我们执法者。这种不信任是社会现象,只能说是法治化的一个阶段,如果太悲观,就太消极了。
新京报:这种做法会被其他同事借鉴吗?
蒋佚凡:现在不太可能,因为谷歌眼镜有两个硬伤,第一是价格太贵,第二是我们执法要用到执法软件,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上有,但谷歌眼镜上没有,目前只能录像。
新京报:出名后担心以后戴谷歌眼镜执法会受影响吗?
蒋佚凡:有这方面顾虑,我下午还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下红灯都不敢闯了。
自证清白
小贩和城管可互拍
新京报:很多时候,取证也是为了自证清白?
蒋佚凡:是的,国家规定执法要有严格证据,照片和视频是最直接的证据,从我入职起就被告诉说要注意取证。取证的用途,主要是第一证明被执法者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第二就是证明我们执法时有没有违规行为等。
新京报:执法时怎么保证不违规?
蒋佚凡:就我个人来看,至少我们日常执法是完全按照法律规定来的,要取证,开具证明等,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
新京报:但还是会有城管执法时与群众发生冲突的新闻。
蒋佚凡:我和同事,都是通过国家考试选拔进来的,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公务员编制,没有理由和商贩发生冲突。
新京报:你入职这几年,从未发生过冲突?
蒋佚凡:我以前是做文职的,最近才上街巡查执法。
新京报:最近温州苍南的城管事件,有人感叹城管拍摊贩打人可以,但别人不能拍城管违法。你怎么看?
蒋佚凡:我觉得既然你可以拿DV拍摄视频取证,也应该允许人民群众来监督你,应该允许别人拿着手机来拍你,如果确实你有证据,执法文明的话,这些都没有问题。
新京报:你觉得这件事里,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蒋佚凡:我只能猜测一下,从我的执法经历来说,城管执法时会有人边拍照边说挑衅的话,比如骂人或威胁要传上网啊,可能会造成他们失控。
但我觉得拍照没问题,比如我戴着谷歌眼镜取证,也愿意让别人拍我,这是一个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的过程。
新京报: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矛盾吗?
蒋佚凡:还是要从源头完善法规,并且城管队员要严格按规定文明执法。另一方面,小商贩也需要普及些法律知识,大家都是为了活路,你知道哪些是违法的,我们执法才能减少误会。
代言视频
执法不是欺负弱势群体
新京报:去年你拍“为城管代言”的视频,也是因为城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蒋佚凡:因为我觉得社会对城管的误解很多。工作中经常看到这些矛盾,当事人不理解,群众不理解,网上对城管的评价也是一边倒。后来我就和同事商量,拍一部视频,“为自己代言”,大家一听,立刻就同意了。
新京报:演员都是你的同事吗?
蒋佚凡:都是我的同事,极个别是请的小商贩,比如卖鸡蛋饼的就是我们请的小贩演的。在路边夹着烟头指指点点的路人是我们的协管员,贴条的那个是我们的司机。
新京报:你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表达什么?
蒋佚凡:就是想表达个人感受,我们的执法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想表达这种委屈。
新京报:通过视频,你希望改变公众对城管哪些看法?
蒋佚凡:我在片子里面最想改变的是这样一种观念,城管执法是在欺负弱势群体。实际上,我们只是正常执法,查处的是违法行为,跟你是不是弱势群体没有关系。
新京报:视频传播一年了,有什么效果吗?
蒋佚凡:我没仔细研究过,但愿意相信会有正面效果。片子只要表达出来就有用,也有同行联系我表示支持。公众的看法需要潜移默化来改变,可能需要慢慢来。
身份认知
无所谓荣或者辱
新京报:报考城管职位前,顾虑过“城管”的网络名声吗?
蒋佚凡:有思想准备,入职前我就知道网上对城管的评价一边倒,说城管野蛮暴力啊等等,但进来之后才发现误解和冲突这么多。
新京报:是什么让你决定选择城管这个职业的?
蒋佚凡:主要是现实原因,因为城管在公务员招考时不限专业、工作年限和学历,我是学物理的,能报考的专业有限,我本人是常州人,所以2011年就选择了报考城管。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自己城管队员的身份?
蒋佚凡:我现在已经平和了,这就是一份职业,国家的基层公务员,已经跳开荣辱观了,无所谓荣或者辱了。
新京报:如果让你评价作为城管队员的自己,会怎么评价?
蒋佚凡:我就是很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和其他城管队员、公务员都一样。我也很纳闷为什么会受到关注,可能因为谷歌眼镜比较新潮吧。
新京报:个人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冲突吗?
蒋佚凡:印象最深的是我同事遇到的事儿。他喜欢小孩儿,有一次他穿着制服站在路边巡视,路边有个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很可爱,结果这女孩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转过脸对他骂了一句,他特别伤心。说给我们听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心里很难受。
新京报:受到误解时,你是什么感受?怎么排解这种情绪?
蒋佚凡:刚开始觉得特别难受、委屈,但没什么排解的渠道,难受也只能自己消化,自己憋着。后来工作久了,见到的案例多了,也就看开了。
新京报:不管拍视频为城管代言,还是买谷歌眼镜执法,都让人觉得你与众不同,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蒋佚凡:我其实没意识到高调不高调的问题,无论是拍视频还是谷歌眼镜,看起来都比较能吸引人注意,但我还是从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方面考虑的,没想过太多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胡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