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刘辰瑶)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被调查了。尽管“老虎”被抓已屡见不鲜,但坐拥万亿人民币总资产的央企“一把手”被两次实名举报,依旧是个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一周内,至少有6例企业负责人被调查、逮捕或定罪。其中,有5例国企高管落马案,均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
2014年开局以来,国企落马老总已有十余人,国企特别是央企已被称为“反腐主战场”。
“中国央企官员权力过于集中,发生腐败是必然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中新社记者,滋生腐败的温床,是这种来自企业“一把手”的拍板制度。
实名举报宋林的,是来自中国官媒的一名记者,举报内容中涉及包养情妇,而“重头戏”则是宋林等华润高管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人民币国资流失,举报称宋林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
在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看来,无论在企业里还是政府机关内,权利主体在自律和他律上受到的制约不够,就容易发生腐败行为。
“在央企里,抓腐败就像摘葡萄,一摘一大串。”李锦认为,企业老总权利集中的同时,国有企业在市场资源中的集中垄断也是造成集体腐败的原因。此前的中石油人事地震,到中国移动多人被调查,都不乏窝案。
面对接连发生的腐败案,作为中央企业监管机构的国务院国资委并非“不作为”。
2014年4月1日,国资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强调发展“阳光央企”,坚决惩治腐败。
同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公开表示,将开展向央企派驻纪检机构的试点,央企纪委书记从5月1日起要专职“反腐”,不能分管其他业务。
“纪委对人、监察对事、审计对财,只有加强三者在流程中的监督才能更好的杜绝腐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表示,目前中国的监督体系大都是末端,而腐败的开始大都萌发在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构建一种闭环监督体系,让腐败遏制在萌芽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自宋林案发生后,华润系股票集体大幅下挫,其中,华润旗下的5家香港上市公司市值累计共蒸发290亿港元(约228亿元人民币)。尽管该局面在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23日宣布接任华润董事长之后有所改善,但企业形象和部分经济损失已难以挽回。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某记者实名举报,再到宋林被同一记者两次举报,媒体似乎成了社会监督反腐的主力军。
“反腐不能光靠实名举报,监管机构都去哪了?”国资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坦言,如果将国资委对央企的任免权和监督权分立,将更利于监管。此外,他表示,建立董事会制度,从市场选聘职业经理人,可以让市场发挥更好的监督作用,防止腐败发生。
对此,孙晓莉认为,反腐是保证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良性运行的机制。她强调新闻媒体与国家监管部门合力制腐,“我们不能要求纪检工作者都具有天生的腐败免疫力,而且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媒体在反腐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