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棒!”、“我又做了一道题!”、“我能顺利通过考试!”……今天上午,北航附中的阶梯教室内坐满了高三级部的近200名考生,级部主任谭老师为考生支招:不妨用心理暗示方法给自己减压。
随着高考临近,形式各异的减压方式频现于媒体报端。那么,全国各地的高考心理减压都有哪些特点?出现这些方式的原因何在?
为此,《法制晚报》记者梳理了近期全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共发现“高考心理减压”报道主题45个,涉及25个省份(港澳台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贵州、西藏、海南搜索未发现相关报道)。
统计发现,这些报道内容中,心理咨询讲座占绝对主流,25个省份的媒体均有报道;河北与山东的减压方式最为多样,“送红包”、放孔明灯、跳减压操等颇为吸引眼球;最“雷人”的方法当属陕西省长武县中学的“撕书减压”。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的减压方式单调了不少,基本上只有常规的心理咨询与减压游戏。心理专家认为,北京、上海的学校平时就比较重视给学生减压,学生对此也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高考临近时,学校基本上不会开展特殊的减压活动。
减压七宗“最”
心理咨询讲座最多
25个省份的媒体均刊发了当地为考生开设心理讲座的报道,类似于“好心态迎高考”的心理辅导讲座占各地高考减压方式的绝对主流。
分析:安定医院心理学博士崔永华认为,心理减压要真正起到作用,需要针对考生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之所以各省市均采用心理讲座进行减压辅导,就是因为讲座中可以涉及不同考生的不同方法,考生可在诸多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
河北山东最“热闹”
河北和山东的高考减压方式最为多样,仅河北衡水二中就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减压活动,如操场上放飞写有高考心愿的孔明灯、自编高考减压操,以及自主建立“高考说吧”等进行减压。山东与河北不相上下,放飞心愿气球等活动颇为吸引眼球。而北京、上海这两个较发达城市则逊色不少,基本上只有常规心理咨询和减压游戏。
分析:崔永华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河北、山东是高考大省,其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要高于北京、上海的学生。所以,才会出现比较多样的减压方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京、上海在心理减压方面的做法比其他城市更成熟,学校平时就比较重视为学生减压,学生也对减压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在高考临近时,没有必要再设计出特殊的方法。
撕书减压最“雷人”
6月3日,新华社刊发的陕西长武县中学“撕书减压”消息引发围观,报道称,该校6名高三学生因为撕书被阻止而围殴一名老师,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展开调查。类似的情况又出现在广州,据光明网报道,6月4日上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初三学生将废弃试卷扔出教室,以释放压力。
分析:崔永华认为,考生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排出压力,撕书最不明智,作为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破坏学习材料。同时,这一现象也值得学校、家长及社会反思,巨大的高考压力已经导致个别学生产生心理疾病,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听音乐会最“高端”
6月4日,《长沙晚报》报道称,湖南长沙市一中日前专程请来了湖南交响乐团,给高三年级的学生送上一场“减压”音乐会。此举被网友称为最为“高大上”的减压活动。
分析:崔永华认为,听音乐是众多心理减压方式中的一种,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放松神经,舒缓情绪,但是这也是因人而异,对于比较喜欢安静的考生而言,音乐减压比较有效果。
盲哑演出最“励志”
5月26日,中新网报道称,云南昆明盲哑学校的学生走进昆明一中,用他们励志的演出为高三学子们加油鼓劲,放松减压。
分析:崔永华认为,用这样励志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同学们鼓起学习的斗志,在心里树立一个比较励志的信念,这种激励方式会给一些学生增加动力。
衡水二中最“抢镜”
6月3日,中国网报道称,河北衡水二中,在高考前为每位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发放两张5元崭新连号人民币留做纪念。6月4日,央视新闻报道称,河北衡水二中4000多名高三师生“喊楼”减压:二中必胜!我们第一!我相信我有实力,我也可以逆袭!
分析:崔永华认为,“送钱”的方式看似很实惠,但并不能起到减压的作用,校方如此做法并不科学,不能提倡。
放纸飞机最“浪漫”
6月1日,广西新闻网报道称,广西民族高中的高三同学将上千只纸飞机扔出教学楼,顿时校园漫天飞舞着纸飞机。
分析:崔永华认为,不提倡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对某些同学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适合方式,“纸飞机”还不环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