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6月25日电(记者朱薇)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涉毒犯罪人群已逐渐向未成年人渗透,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日益增多,以贩养吸率高、再犯罪比例高,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呈连锁化趋势。
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九龙坡区法院为例,2011年-2014年1至6月,该法院未成年人涉毒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的12%,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量刑上看,判决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2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8人、拘役28人,适用缓刑6人;从年龄上看,14-16岁11人,16-18岁27人;其他,女性5人、在校学生5人、有前科或缓刑考验期犯罪9人,有吸毒等劣迹的17人。九龙坡法院调研发现,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以贩养吸比例高。经统计,33人中有17名未成年被告人有吸毒的经历,由于他们无经济收入,沾染毒品后,往往通过以贩养吸的方式维持自己吸毒的花销。
法院刑庭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再犯罪几率较高。部分未成年被告人被毒品网络所害,难以自拔,容易被毒品犯罪分子“上家”利用,沦为毒品犯罪的“帮凶”;还容易通过其他侵犯财产类犯罪以获取毒资,涉毒未成年人比其他类犯罪的未成年人更难重返社会,再犯罪几率较高。此外,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分零贩卖现象突出,大部分未成年人是毒品“上家”培养的马仔,他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后处罚较轻,且好控制,因此在毒品交易时,往往通过未成年人以小剂量分多次进行贩卖。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涉毒犯罪呈连锁化趋势,重庆法院呼吁,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阵地,监护人认真履行管教责任既是法律义务,也是家庭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调研显示,大部分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家庭都是离异家庭,跟随父或母方生活,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一部分未成年人跟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因其年老无力管教,这部分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管教和关爱,在社会上因交友不慎而参与贩卖毒品。三年来,涉毒犯罪的未成年人中21人的家庭状况均属于上述情况。
作者:朱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