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天过去了,我还是感觉他站在我面前,喊我……”40年的夫妻,一夜之间阴阳两隔。一身黑衣的崔敏,哭诉着失去丈夫的苦痛。昨天上午,在民营企业家伍宏生前的办公室里,崔敏说,丈夫临死前写了六七封遗书。几位曾借钱帮他的朋友,收到的遗书后面,附着他补写的借条。
究竟什么原因让这位企业家走上了绝路呢?现代快报记者展开调查。
私企老板自缢留数封遗书
6月29日晚,在家里吃过晚饭后,伍宏告诉家人,要去看朋友。他独自一人出了门。1954年出生的伍宏,是南京宏诚化工有限公司和南京银双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那段时间,因为企业发展遭遇融资难,丈夫临出门时,妻子崔敏再次提醒,第二天一起去找公司所在的长芦街道,看能否寻求到帮助。当时,他满口答应。
6月30日一早,崔敏打电话给伍宏,可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当天中午11点多,崔敏接到一个让她几乎崩溃的消息:在离公司不远的桃花山公墓,伍宏被发现上吊自尽。在他办公室的桌子上,家人们看到了六七封遗书,有给妻子的,有给儿子儿媳的,还有给朋友的。
遗书里附着给朋友的借条
据了解,2002年,宏诚化工成立。2005年,又由宏诚化工投资5000万,成立南京银双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经过多年发展,两家企业年固定资产已近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年税收100多万元。不过现在,这两家公司相继停产。昨天,宏诚化工的一位常务副总告诉现代快报记者,7月5日,老板出事后的第6天,生产全部停下来。
崔敏说,公司发展壮大,除了靠丈夫的打拼,还离不开一些朋友的支持、帮助。当资金出现问题时,不少患难之交出钱相助,“连借条都不打。”
记者还了解到,伍宏虽然是6月30日自缢身亡的。但一些遗书的落款日期,有的在13天前,有的在10天前。
朋友信任他,从不要借条
伍宏离世前,给朋友秦先生写下一封遗书。里面有感激,有遗憾,也有请求。“他说,出了这事会伤害家里人,希望能照顾一下。”除此之外,信封里还附着一张数额为600万元的欠条。秦先生说,曾开玩笑问伍宏,借钱怎么也不给个字据什么的。没想到,伍宏最终会以这种方式把借条给自己。
“我们认识20多年了,他以前对我们兄弟姐妹三个都有所照顾。多年下来,大家一直处得很好。”秦先生说,他的印象中,伍老板爱面子,是个“很规矩的人”。所以,大家才信任他,愿意把钱借给他,并且不打借条。
事发后,秦先生并没有上门讨债。他说,这么多年的朋友突然没了,每次过去,眼泪都刹不住,哪能开口说钱的事。与秦先生一样的,还有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氏的老板。伍宏的公司出现资金紧缺时,这位老板曾打来200万元给他,同样没有借条。
“我和大哥关系很好,钱都是打到嫂子那里,从不要什么借条。出了这事,我很震惊。”这位老板称,自己收到的遗书里,伍宏写道“我欠你们朋友的,只有下辈子来还了,下辈子我们还是好兄弟”,并说已经交代家里人,会慢慢把银行和朋友的钱都还上的。
调查
什么原因让他走上绝路?
从家人和朋友的描述来看,伍宏是位坚强、有毅力的企业家。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这条绝路?
昨天,有媒体报道,南京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鑫信担保集团资金枯竭后,数百家企业受到连累和影响,客户伍宏是其中一位。伍宏家人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两家公司尚欠贷款5000多万元,职工和朋友借款3000万元。而据伍宏的一名手下介绍,尽管有外债,但如果企业有流动资金维持,或者寻求外部力量自救,还不至于走到倒闭的地步。
记者注意到,2013年9月份,六合区人民政府将伍宏的两家企业,列入“三高两低”整治企业名单,要求2014年底前关闭。2014年5月,南京市政府再次发文,要求这两家企业“限期治理”。
崔敏称,原来,政府要求“关停”,这意味着企业将会拆迁,他们会获得一笔补偿,数额正好足以抵债。可后来变成了“限期治理”,相关文件公布后,外界有关他们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等各种不好的消息风传,导致银行不再对他们放贷。“每天流动资金需要200万元,没有贷款,怎么维持?”伍宏的手下说。
除了没有资金维持公司运营,崔敏说,丈夫曾尝试引进外部力量,准备合作新上高科技项目。企业将此事向上汇报后,得到的答复是,企业所在地属于规划红线范围内,无法批准该项目。
街道回应“为什么不批准该企业的新项目”
昨天下午,六合区长芦街道对此事作出回应。街道明确表示,伍宏自缢事件与“三高两低”企业关闭或限期治理无因果关系,企业作为善后处理的主体,应就企业下一步走向和职工的处理尽快拿出方案,街道也会全力配合做好善后工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