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尚圈“抄袭”青岛大妈们“脸基尼”的创意,长沙公交车上一大妈一掌拍熄起火物,一天内,两条沾上大妈的新闻都火了。
回首往事,我们发现,从去年开始,有关大妈的新闻层出不穷。那么,大妈到底是如何走红的?上了年纪的女性就能叫大妈吗?大妈心底的隐秘世界又是怎样的?
Dama,略带贬义的中性词?
“大妈”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她的爆红,还得从2013年的那场黄金风暴说起。
当年,《华尔街日报》在其网站的视频报道中,首次使用“dama”这个用汉语拼音泊来的词汇。报道中指出,国际金价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抢购黄金,包括不少中老年女性。正因为有了“dama”,中国日渐成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主力军。此后,有关“大妈”的新闻层出不穷。“dama”这把火一直烧到牛津英语词典的编辑们那里去,他们咂摸着什么时候把“dama”收录进词典。
但到底什么人可以被称之为大妈呢?
不同于“妇女”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有明确定义—“成年女子”,大妈还真没有“官方”的准确概念。有媒体概括其特征:年龄多在55岁到65岁之间;大多工作过,但已退休;不需再为生存奔波;有一定的购买力,却延续着当年的节俭;不掌握大众传媒上的话语权,曝光率却极高……她们席卷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广场,在《最炫民族风》、《你是我的小苹果》等劲爆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她们出入国外的高档商场与国内的社区超市,以买打折鸡蛋的速度抢LV,也以买LV的热情挑选鸡蛋……
“网易新闻女人时评”则观察到,在一些人看来,大妈是:大嗓门,爱扎堆,爱说闲话,爱搬弄是非,爱贪小便宜,有时还蛮不讲理,强凶霸道。从《红楼梦》开始,贾宝玉就见不得上了年纪的女人,认为她们“面目可憎”。北京话用“事儿妈”去形容那些多管闲事,惹人讨厌的主儿;经常也有人对年轻女性说:“你这么年轻,怎么跟个大妈一样。”
一度,正如这篇时评总结的那样,“大妈”作为一个群体的总称,是一个略带贬义的中性词。对这些身材臃肿,风华不再的女人,人们即使说不上排斥,至少也不能称为友好。
大妈的拨乱反正
作为“公众人物”,“大妈”当然不能答应自己形象这么负面下去。最近有关“大妈”的正面新闻已开始频频出现。
“广场舞攻占卢浮宫、红场走向世界”的新闻早属旧闻,在推特上,有人晒出三个中国大妈带领众外国大妈在泽西岛翩翩起舞的情景。
至于男子街头袭胸被痛打、抢银行歹徒被制服、落水孩子被救出……大妈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男子公交车上欲点火,被一掌拍熄,当事大妈一直深藏功与名。
大妈只是在时尚圈高调一把。在法国时尚杂志CRFashion Book最新一辑中,以青岛大妈防晒头套为灵感,拍摄了一组泳池时尚大片。 “防晒神器”2012年即走红网络,不仅入选了《时代》当年最令人吃惊照片,还在英文世界获得了一个专有名号—Facekini,翻译就是“脸基尼”。
有人说,其实在生活中,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大妈有很多,她们的存在,温暖了社会,带来很多正能量。
《壹读》则撰文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见中国大妈不见中国大爷”,是因为大妈掌握着家中财政大权。
早有嗅觉敏锐的理财经理看到这一点。有报道称一理财经理献身于大妈舞蹈队,如今舞蹈队大妈有1/4成为他的理财客户,此外他还在观众中拓展客户,有一位阿姨在他所在的银行存款过千万。
所以,也许大爷还是那个大爷,但大妈已修炼成“女王”。
大妈的寂寞谁能懂大妈风头无限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对于大妈最激起“民愤”的广场舞,有专家分析,广场舞最吸引大妈的不是跳舞本身,而是集体这个熔炉。“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的社会,这使得上一辈的人酷爱扎堆,酷爱攀比,总是一窝蜂地添置某样东西,参加某种活动。”
有网友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总结:对大妈的鄙夷,和中国的男性审美不无关系。如果跳广场舞的换成年轻漂亮妹子,情况就大不一样。
还有人说,大妈风头无限的背后,是寂寞和凄凉。广场舞大妈多半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年离巢,甚至远走他乡。大妈们身体健康,母性充溢,便投身于广场舞事业。
其实,中国大妈也不是想当就能当。能“反恐”,会跳舞,敢穿比基尼……不是所有上了年纪的女性都能做到。
“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另外一类中老年女性,她们赋闲在家,社交闭塞,每天做的事不外乎买菜、做饭、打扫房间……她们最好的年华已经流逝,再也不会有人为她们的姿色点赞……她们的婚姻关系危机重重,性生活难以像过去那样和谐,丈夫常常把重心放到事业上,对妻子关心不够,甚至可能另结新欢……这是女性的中年危机。”
所以,大妈们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也许跳跳舞,上上头条,也挺好。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祝炳琨
资料来源:《河南日报》《财经》《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