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自贸区概念保险法人揭开面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9月17日获悉,上海自贸区的首家法人寿险公司—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人寿”)近日获得筹建批文。该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20亿元,并将采用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上海人寿由览海控股集团、上海城投、上海国际集团、宝龙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其中览海集团为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约为20%。有消息显示,该公司拟任总经理石福梁。
但公司尚须中国保监会的正式开业核准方可对外营业,而上述人事任命也需要进一步获得监管许可。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不少保险机构已经在自贸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但都不是保险法人主体。上海人寿是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法人,也是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后第一家获批筹建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乘着在上海自贸区改革和保险新国十条发布的政策东风而生,可能成为一些先行先试政策的试验田。其中新国十条明确鼓励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或成为该公司主攻市场。
上海人寿的“自贸区故事”
作为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第一家寿险法人,上海人寿的“诞生”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海人寿的筹建最初并非由上海市政府推动,而是由民营企业发起,前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身为上海人的杨超也给予很多建议。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新公司获得批筹非常不容易,分支机构的批设也比以前慢,尤其是在保险市场主体多、竞争激烈的上海,“设在上海自贸区的首家寿险公司”是个非常不错的定位。
“对于上海市政府而言,乐于看到保险主体向上海集中而且是向自贸区集中,对于保险监管部门而言,自贸区首家寿险公司这一定位也足够有特色。可以说上海人寿的‘踩点’非常巧妙。”该人士说。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人寿是今年保监会批准筹建的第二家寿险公司。近年来,保监会批复寿险公司筹建的速度日渐放缓,2013年以来仅批筹渤海人寿和国联人寿两家寿险公司。
上述人士认为,目前,虽然不少保险机构已经在自贸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但还没有保险法人主体,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地推行。目前上海自贸区尚未针对保险业出台比较实质的优惠政策,但保监会此前已针对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出了八条支持意见,且推出一些简政放权的具体办法。未来在促进自贸区保险业发展方面,政策想象空间很大。
目前该公司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拟任总经理石福梁多为保险业界熟知。根据公开资料, 1962年出生的石福梁,1984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上海市委机关工作多年,1991年进入保险界,先后任职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太平保险、大众保险和众诚保险等。
参与筹备上海人寿之前,石福梁曾先后担任大众保险董事长和众诚保险总经理等职。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大不一样,石福梁是否能顺利完成从财险公司管理者到寿险公司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将是他和上海人寿需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亦有业内人士认为,石福梁此前曾有寿险公司工作经历,而且保险管理是相通的,角色转换应该不是大问题。
差异化定位成焦点
上海人寿的筹建虽然恰逢上海自贸区改革,但目前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正处于转型期,代理人增员难问题突出,银保渠道保费持续下滑,新兴互联网冲击着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但新的网销模式仍在探索期。上海人寿将如何应对这些内外环境,打好手中牌?
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或成为上海人寿的主攻领域,一方面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明确了支持养老及健康板块的发展。被视为保险“新国十条”中最能体现政策红利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目前正在加紧制定方案,现在按时间表和路线图,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极有可能在2015年内启动,上海成为试点城市之一的可能性非常大。该政策被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可以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千亿需求。
另外,保监会支持自贸区发展的八项举措之一,即包括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虽然上海人寿是中资公司,但如果未来相关部门针对自贸区内的健康保险出台政策,不排除区内中资机构也可以享受。
当然,作为首家设立于自贸区的保险公司,上海人寿的地缘又是不容忽视,但到底如何规划整体战略和运作,是否能顺利开拓市场,尚待时间检验。
(本报记者赵萍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