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资金从哪儿来?
部长助理要不要配车?
出差时的市内交通怎么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黄斌 | 北京报道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大幕即将拉开。
日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称“国管局”)知情人士处获悉,9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主持召开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动员会,全面部署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两个月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车辆,取消副部级(不含)以下领导干部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此次涉及公车改革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央各部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各部门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参公事业单位等约90家中央单位,人员范围是在编在岗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
据记者了解,在动员会召开后,上述中央机关各部门即开始着手制定本部门的实施方案。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部门方案报批之后就可实施。哪个部门报批得早哪个部门就先行实施,年底前中央机关全面完成改革。”该知情人士同时说:“以后就没有公车的概念了,以后就是机要、应急用车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公车改革方案实施的同时,有三个问题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公务交通补贴钱从哪里来?一些部门的部长助理、总经济师等岗位,未明确其享受副部级待遇还是司局级待遇,这些岗位的公车配置是否会取消?在北京,去外地出差时的市内交通费用往往也不少,这笔费用将计入出差补助呢,还是纳入平时的交通补贴?
问题一:
公务交通补贴钱从哪里来?
家住北京西三环的某部委的李司长,平时自己开车上班。他从西三环的家到单位上班,每天的路程约7公里,他一个月的油费约1387元。
《方案》规定,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各职级工作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具体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李司长说他在京去外面开会也自己开车,1387元的费用只是上班路程的油费,对于司局级的他而言,1300元的车补刚刚好。
相比李司长,家住西三环在东三环上班的孙女士就不那么幸运了。同样在某中央机关工作的她每天上班从西到东开车14公里,算下来,路程比沈荣华多一倍,每个月的油费对她不是一个小数字。“车补肯定不够。”孙女士说,尽管花销大,但她还是愿意自己开车上班,“拿到车补后,自己再多贴一点,总比挤公交和地铁舒服。”
公车改革涉及每个人千差万别,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是否合理亦最让人关注。多次参与公车改革调研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沈荣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方案中的标准总体看还是比较合适的,“制定这个金额标准都是通过反复调研、测算才确定了的。”
虽然有明确的补贴标准,但实际发放的补贴并非“铁饼一块”,沈荣华告诉记者,补贴并不是完全按照人头发放,而是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掌握,“比如外出工作多的人车补会多一些,而有的人整天坐机关办公室,车补也可能不是500元,是400元。”但是,这些“车补”的钱从哪里来?
有人认为,如果按照《方案》指出的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那么,这笔费用理应列入2015年的年度财政预算,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再实施。如此,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就将成为一纸空谈。
对此,国管局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钱已经有了,把部门每年三公经费中的公车费用挪用到这个地方,财政不再重新拨钱。”
问题二:
部长助理的专车能否保留?
此次中央机关的公车改革仅涉及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副部级及以上官员不在改革之列。然而,一些国务院部门设有部长助理、总经济师职位,这些职位并未明确其享受副部级待遇还是局级待遇,这些岗位的公车还能否保留?
记者查看国务院各个组成部门网站,发现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设有部长助理,而且部长助理中大多是党组成员;而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等部门未设立部长助理职位,却设置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规划师岗位,这些职位中是党组成员的并不多。而这些部委领导职位的一般排序是:党组书记、部长;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党组成员、副部长;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长助理。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每个部委的部长助理享受的行政级别不同,一般而言,中央部委的部长助理级别为司局级,但享受副部级待遇;如果是部长助理兼党组成员,“进党组基本上是副部级,至少是副部级待遇,但也有个别是正厅级。”但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部长助理们是否在此次公车改革范围内,目前无文件明文规定。
沈荣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的部委明确了部长助理是副部级;而有的部委设立的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明确了可以按照副部级待遇执行,但实际上行政级别不是副部级,有的单位也配了专车。“部长助理的专车到底能不能保留,仍需要未来明确。”
沈荣华透露,这次公车改革,估计一些部委的部长助理不再配车了。
问题三:
出差时的市内交通费还能否报销?
小刘是某部委的公务员,因工作需要,他每个月至少到外地出差两三次,坐飞机比较多。
公车改革未实施之前,他并不担心出差费用的报销问题,毕竟去外地出差,财政部已经有一套标准,他每次按照标准执行,出差回来到财务部门填单子,按差旅费报销就可以了。这次他有点不淡定了。
“这些天我反复研究《意见》和《方案》,发现实施公车改革后,因为市内交通算公务,比如我到湖北出差,坐飞机,从办公地点到机场这一段路,这个费用也不少,这段路程是算公务还是出差?”小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般他打车到机场都是100多元,来回就是近300元,如果这段路程的花费计入公务交通补贴而不算出差,一次出差差不多一个月的车补都用上了。
事实上,这段路程的费用到底是算出差还是公务交通补贴,《方案》并没有规定,能体现这层意思的只有一句话:“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
“如何衔接?”小刘的疑惑颇具普遍性。沈荣华说,他也经常到外地出差,坐飞机或者火车肯定算出差的费用,但是在北京市内的这一段花费也不是小数,“到底算什么,我也查了,但是没查着。”沈荣华曾经问过制定《方案》的人,“他们也没有确切的说法。这个情况挺复杂,到底怎么处理,还需要出一个统一的规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