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医生救死扶伤,离不开用药。尴尬的是,临床上不少救命药玩起了“失踪”。这些救命药大多价格低廉,与之同为“患难兄弟”的,是一度广泛使用、如今也难觅踪影的普通廉价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短缺药物品种有300多个。
难觅踪影的背后,究竟有何隐衷?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调查。
引子
每片1元的皮肤病药
南京医生寻遍全国
上月初,来自苏北地区的李芳(化名),全身皮肤突然布满红斑、水疱,且持续高烧有破溃,被从当地医院转至中大医院。
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又查阅相关文献后,中大医院皮肤科主任王飞确诊这位患者患的是成人线状lga大疱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一般在0.2/1000000,治疗这种皮肤病的特效药只有氨苯砜一种。无奈的是,这种药因为受众小、价格仅1元/片,药厂早在几年前就停产了。
“如果病人没有这种药治疗,红斑和水疱还会蔓延,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王飞回忆着告诉记者。
到哪里才能找到这种药?王飞向熟悉的全国同行求助。从南京各大医院到江苏各地的医院,从北京协和医院到上海华山医院,结果总是令他失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飞辗转从一教授朋友那里得知,他那有此前一外国皮肤科专家送的氨苯砜,他愿意送给这位患者使用。
患者用上这个来之不易的救命药后,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减轻,几天后便顺利出院。
【药厂苦经】
卖“普药”的不如卖水的,“亏本生产”谁情愿
生产成本噌噌涨,药价却多年不变
临床需要,为何企业又不愿生产?“卖普药(普通廉价药)的不如卖水的。”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兵用这句话形容企业面临的尴尬。
小赵是南京同仁堂制药的一名老员工,1999年进入该厂。“当时,企业主打产品之一—复方板蓝根5元钱左右一袋,15年过去了,还是这价格水平。但我们员工工资已经翻了6倍,原材料成本也翻了好几倍。”小赵告诉记者,因为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定价”,2008年起,该厂已经停止了复方板蓝根的生产。
复方丹参片也曾是这家企业的主打品种,2008年起就被划出生产目录,“丹参片的主要原料是三七,2009年三七的价格是100元/公斤,去年底已涨至900元/公斤,但药品出厂价并未有相应的大幅度提升。”同仁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周勤文说,药物的原材料、辅料价格一直是“随行就市”,并没有价格管控,但药品在进入市场时是在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原则下进行“最低价中标”,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除了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质量检测标准不断提高,企业为之付出的环保成本、技术提升成本都在持续上涨,‘多方逼迫’,我们不得不放弃某些药物的生产。”
“现行的药品招标制度,是逼退一些药物的重要因素。”采访中,周勤文和李兵均抛出了这样的观点。
“2009年开始,国家基本药物招标多以唯一一家中标,且评判的最终标准就是价格,很多企业为争得市场,‘无底线’拼价格。一瓶阿司匹林的生产成本超过1块钱,但某中标企业价格竟只有7毛多。”李兵曾私下问过一些竞争对手这样的价格如何保证企业利润,对手含蓄作答,“如果不中标,就失去了整个省份的市场,企业的生产线就得停下来,可能面临关闭的风险。”
按照我国基本药物药品招标制度,一旦中标后,企业保证市场供应的时间最长的在3至5年,一旦不供应就会上“黑名单”,3年内不再有竞标资格,“中标时的价格本来就没有市场空间,如果在这3到5年间,药物原材料、人力成本、环保费用上涨,企业肯定面临亏损,不少企业为减亏,不惜降低产品质量。”李兵说。
周勤文曾拿他们厂生产的成本价在6元左右的复方丹参片和以2元多钱中标的同款产品作对比,发现药物中“三七”含量相差了10倍。
“以企业信誉赌市场,这样的交易我们不干。”李兵说,2009年—2013年间,该企业基本采取了放弃投标的策略,“2009年,公司在江苏中标的药物有23个品规,而到了2011年,仅剩3个。
李兵告诉记者,最低价中标体系让很多药物的价格维持在低端水平。以复合维生素b为例,一瓶100片,出厂价仅1.6元,按照日均服用量1—2片/次×3次/天,日均费用仅0.096元,而国家原来的零售价格限制在1.8元/瓶,这就意味着进行商业配送销售几乎无利。“市场上,最低端的矿泉水价格都在1元以上,所以我们时常开玩笑说,‘卖普药的不如卖水的’。”
【市场探访】
300多种药物“玩消失”
像氨苯砜一样“玩消失”的药物,临床上并不少见。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谢世平告诉记者,毒扁豆碱是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中毒的有效药,但从药物清单中已消失了好几年,更无奈的是,这款药物目前并没有有效替代药出现,“遇到此类病人,临床救治就很困难,曾有一个病人因这种药物的缺失而丧失了治疗机会。”谢世平透露,另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氟哌啶醇也是和毒扁豆碱一样的命运,不同的是,氟哌啶醇有类似可替代药物,只是价格要翻10多倍。“我们医院使用的不少药物因受众较少,多数厂家都不愿生产,无奈之下,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跟厂家协商,不仅生产量小的药物由他们提供,临床上用量较多的药物也由其提供,从而保证他们的利润。”谢世平说。
据统计,全国目前临床上处于短缺的药物品种超过300种,如2013年7月以来,专门治疗甲亢病的临床药品甲巯咪唑(俗称“他巴唑”)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短缺;治疗皮肤过敏的扑尔敏、消炎药诺氟沙星等也在短缺药名单之列。
记者从我市两家规模较大药企—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前者被批准生产的药物品种有120多个,但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40多种,后者被批准生产的药物品种有127个,目前常年生产的只有50多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