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4年12月23日刊登全球教育与发展非政府组织国际研究与交流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洛德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软实力瘫痪》,全文编译如下:
虐囚丑闻重创美国
美国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有关中情局秘密拘押和审讯计划的报告,使美国的道德权威及其作为全球范围人权捍卫者的信誉遭受又一次打击。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要遭受多大的损害,才能学会认真地对待软实力,并最终学会比较积极地对其加以利用?
要了解这起事件给美国影响力造成的直接损害,只需看一看围绕这篇报告发表的评论即可。据《华盛顿邮报》说,中国新闻机构新华社的社论说,美国在别国人权问题上既不是适当的楷模,也不是合格的法官。而埃及的一位亲政府的电视评论员则说:“美国无法要求别国提供人权报告,因为这份报告证明,他们对人权一无所知”。“伊斯兰国”等极端分子也加入这场宣传淘金热。SITE情报集团的一份报告援引的文章指出,美国厚颜无耻地在暴行问题上对穆斯林进行说教。文章甚至说:“被斩首要比这些肮脏的人渣对穆斯林所做的事情人道和体面100倍。”
这种反应是令人恼怒的,给美国的信誉造成了真正的损害。但正如一些批评者所说,过错并不是发表这篇报告的人们所犯的,罪责在于允许和实施这些酷刑罪行的人。他们的行动不仅损害了美国的价值观,而且损害了美国的影响力与国家安全利益。用前战俘、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亚利桑那州共和党人)的话说,报告所列举的这些行动“玷污了我们的国家荣誉”“造成了很大损害,却没有带来什么实际好处”。
报告的发表为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反省自己国家行动道德问题的机会。但是,这也应当被视为反省美国软实力战略的一个机会。这项战略与道德权威相关,但也具有鲜明特征,软实力最终涉及影响力。正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所辩称,有许多不同途径可以影响他人行为—可以用威胁手段进行胁迫,也可以用激励措施进行引诱,还可以运用吸引力,从而同化那些认可你们政策的合法性和作为政策基础的价值观以获得与你们相同东西的人。后者被称为软实力。
维护软实力不容易
美国是天然的软实力领导者。其立国原则现在得到了各种文化和各地区普遍、积极的接受。几十年来,美国在全世界不仅通过共同利益,而且通过共同价值观建立了由持久的合作伙伴和盟友组成的网络。虽然美国可能并非总是受欢迎,但美国政治多元化、经济竞争与人权价值观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从长远观点来看,这些价值观常常获胜,甚至在对手采取更无情的手段和不惜花费资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记住这一点是值得的,因为外交官们总是私下抱怨用于俄罗斯宣传或者“伊斯兰国”先进的社交手段的数以十亿计美元资金)。
尽管美国在软实力方面拥有比较优势,但是与产生吸引力的战略和策略相比,美国在采取军事、经济和外交高压手段的战略和策略方面仍要擅长得多。
它认为自己的软实力是理所当然的,就像空气中的氧气,假定它总会在那里。这一做法不仅带有风险,而且对一项战略资源的利用也不够充分。
美国如何才能更加认真地对待软实力?
首先,它必须“进行实际工作”,从而使行动和价值观、言论与行为相一致。美国在一个重要的方面能做得更好:在考虑政策选择的时候对可能造成的损害和美国的道德权威加以权衡。这种考虑往往被打败,但这并非莫须有。政策制定者们经常被迫从一系列坏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然而,如果美国是认真应对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和民主理想所面临的挑战,这就必须改变。美国辜负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的力量,抑制美国捍卫自身利益,损害了维护有关什么是正确和公正的普遍标准的能力。这种看法破坏了美国捍卫道德制高点的能力,而且使得急于抢占宣传优势的愤世嫉俗的行为者跃跃欲试。
社交媒体构成挑战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断喧嚣使问题变得更为举足轻重,使政策制定者遭受无情监督,使得聒噪和自以为是的人们获得能力,不管他们是否正确。信息急速扩散和信息控制权的下放同时发展的趋势,给政府和其他地方的领导者造成了真正的挑战。虽然无论是好是坏,这些趋势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们也是机遇,其迫使美国变得更好,让后者考虑自己的行动将会被如何看待,以及首先,这些看法是否应该引导它采取不同的行为。人们早就认识到监督和良性行为之间的联系。今天的信息环境最富于挑战的方面,就是抱有偏见的旁观者持续存在。他们过于渴望抓住任何自己所认为的缺陷,并将之放大和广泛宣扬,以此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其次,软实力还应当得到积极利用。信任是必要的;他人可能不会选择共享自己所接触到的思想。但是一次又一次地接触到准确信息和普世价值观的人们,最终将成为所在社会的积极力量以及坚定的(即使不是完全没有批评看法的)合作伙伴。
很长时间(而且在连续几届总统的政府中)以来,软实力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都处于下降状态,在包括外交与国防的全面战略中也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占据道德制高点并将其用来促进社会变革,至今仍不是国家安全政策制定工作的核心,但事情本应如此。属于软实力天然要素的认真的公开接触战略很罕见。人们曾经常听到的“公共外交”一词日益被淘汰。
美在非洲开始布局
积极公开接触的一个最近例子就是奥巴马政府设立的“曼德拉研究员计划”,亦称“年轻非洲领导人倡议”。这项计划是在2014年夏季的美非领导人峰会上推出的,它使非洲500名新星能够来到美国,参加领导才能与创业精神培训,并与美国大学与公司合作,此举为这些人和非洲当地许多其他有才能的年轻人创造了持续不断的职业发展机会。“年轻非洲领导人倡议”是一项范围更为广泛的战略的一部分,以投资、开发非洲的潜能—这项战略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和人道主义利益。它之所以会长期为美国的朋友及合作伙伴提供帮助,不是因为他们受到某种方式的胁迫,而是因为共同的目标:开创一个法治指导下的、生机勃勃的、繁荣的和公正的非洲大陆。
保持公开接触的工作要想发挥效力,就必须坚持下去。虽然纳税人可能会逐渐地对资助国际广播、教育与职业交流、教师和新闻记者的培训以及培养独立传媒机构感到厌倦,但这种活动是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其成本要比国防开支少得多。让优秀的个人到美国大学学习不仅丰富了美国的校园,为未来的领导人提供了他们能够用来建设自己社会的实际技能,而且在世界各地创建了由了解美国人所珍视的价值观,并且经常出于自己的意愿致力于倡导这些价值观的人们所组成的网络。支持独立的专业传媒机构不仅有助于别国建设民主国家,而且这种传媒机构与政府相比还做出了更好的准备,以对抗具有政治动机的宣传,并且他们常常是自己主动这样做的。
然而,这些计划要想取得结果,支持其中许多软实力项目的资源与目前相比就必须要多得多。如果美国人民及国会议员想获得明确结果(对此他们完全有权抱有期望),就必须有经过严格制定的和获得较多资源的公民社会战略,就像军事领域那样。
软硬结合相得益彰
需要明确的是,投资于发展软实力并不否定发展军事力量或投资硬实力的必要性。实际上,软实力必须有硬实力做后盾,就像银行贷款必须有基本的财务偿还能力作为后盾一样。一些目标(可以想到的是打败“伊斯兰国”)在没有动用一定武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硬实力并非对于完成每项使命都是适当的。在一些情况下,动用硬实力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使威胁的严重性大大加重的不良后果。一个例子就是打击暴力极端主义:虽然武力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过度使用武力可能会使极端组织更多、更容易地招兵买马。同时,通过非军事手段,削弱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可以最为有效地实现和平目标。
大多数军方领导人会同意成为软实力的最坚定支持者。一般而言我也认为他们是这样的。不久前,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被证明是最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他与当时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一起要求为外交与发展提供更多资源。退役陆军上将詹姆斯·马蒂斯在2013年3月对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发表的讲话同样措辞直截了当:“如果不为国务院(海外活动)提供充分经费,我就需要购买更多的军火。”
在承受财政压力和陷入极度的党派分歧的时候,重振软实力战略是否可行?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社会上的常识表明,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将削减经费,但我的经验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在外交政策方面拥有丰富专门知识的政党领导人—仅举几例,就有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林赛·格雷厄姆(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人),以及众议员麦克·索恩伯里(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和凯·格兰杰(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人)—他们是了解软实力思想精髓和具有献身精神的国际主义者。许多财政问题上的保守派已经认识到,非军事战略可以成为推行美国国家安全目标和避免动用地面部队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捷径,尽管他们要求提供这种战略能带来投资回报的证明。
注重软实力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家安全挑战十分匹配。在当下,美国及其盟国必须应对迅速演变的意识形态挑战,建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所组成的联盟。无论威胁是打击暴力极端主义还是扭转日益加重的专制主义趋势,这种努力都要求具有道德目标、一种强烈的共同价值观意识,以及由跨越各领域和各种问题范围的关系所组成的广泛网络—所有这一切都应当成为美国的强有力手段。但是,它们将要求美国发扬用在硬实力上的相同勤奋精神来加强自己的软实力“武库”,而这将要求美国维护自己的道德权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