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面对偷渡客欧洲为何如此“冷血”

来源:新文化报
  救?不救?如何救?……

  一贯标榜人道和人权的欧洲近日陷入国际舆论漩涡,成为不少媒体口中冷漠和冷血的代表。

  起因是地中海18日晚发生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偷渡海难,数百名偷渡客恐葬身海底。事后,未能及时提供救援、长期不作为的欧洲国家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像意大利总理伦齐19日说的那样,“不是我们多派十几艘搜救船只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海上贩运人口,这已经成为欧洲的一个伤口。”

  救与不救的纠结,现实与伦理的碰撞。

  欧洲的“冷血”

  “他们不是蟑螂”

  18日的沉船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媒体纷纷谴责欧盟对非法移民问题坐视不管,呼吁欧盟立即采取行动。一些报纸在头条中写出“欧盟最黑暗一天”、“耻辱:欧盟难民政策自私甚至让人毛骨悚然”以及“冷漠不是解决办法”等字眼。

  瑞典《每日新闻报》写道:“我们不能数百次呐喊‘下次别再发生’。”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把目光投向正在卢森堡召开的欧盟紧急会议,提议立即向接纳大量移民的国家提供援助。同时,这一报纸还呼吁欧盟向厄立特里亚等非法移民流出国施压。

  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这些人和你我没有区别—他们不是蟑螂。”这一表态意在回应一名英国专栏作家的争议言论。那名作家声言,面对载有非法移民的船只,最好的办法是以炮艇击退。

  “欧洲政策的耻辱”

  葡萄牙《新闻日报》写道:“地中海已经变成坟墓,这是欧洲政策的耻辱。”这一报纸同时把责任归咎于欧盟委员会。文中写道:“欧盟委员会做了最擅长的事情:眼睛一闭,只管数钱。”

  比利时《晚报》则把矛头直指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称这两人有责任针对这起惨剧组织协调应对行动。

  文中写道:“欧洲领导人非常清楚地知道,今年春季以来死于地中海的非洲移民数量将创纪录。”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卡洛塔·萨米也敦促欧盟就非法移民问题采取行动。

  萨米说:“我们一年多以来一直在呼吁,但他们没有任何回应。如果这次事故丧生者数据得到证实,那么地中海过去10天死亡人数将超过1000人。今天的惨剧是证明欧洲国家有必要对此施以援手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欧洲的无奈

  原因1 没人愿意出钱

  2013年10月佩杜萨岛发生重大偷渡海难后,迫于压力的意大利政府展开“海上秘方”行动,出动多艘军舰和军机,进行海上巡逻,一年中营救了10多万人。但每月900万欧元的花费让意政府难以承受,然而,由于其他欧盟成员国根本不愿出钱,欧盟最终只推出了一项名为“人鱼海神”行动,每月经费250万欧元,主要目的是边境管控,而非“搜索和救援”。但这一政策被指“省了钱却没了良心”。

  原因2 救援成了双刃剑

  对此,英国《卫报》去年10月曾经警告说,这一政策会让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面临命丧地中海的风险。但这一具有先见之明的警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有人甚至指出,在地中海展开救援行动会让更多非法移民有恃无恐,甘愿冒险。

  原因3 各方缺乏政治意愿

  欧洲不作为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政治意愿。由于国内反移民和排外情绪抬头,对于欧洲政坛的政客而言,接纳和救助非法移民绝对不是争取选民的话题,相反,打击和控制非法移民才是。在这种背景下,移民成为各种负面形象的代表,各种极端观点滋生,早已偏离了欧洲自我标榜的人道主义精神。英国一家报纸的专栏作家近日更是撰文叫嚣,应该用“武装直升机”对付移民船只,将其赶回去。

  原因4 偷渡带来的巨大困扰

  对于本国人来说,这些非法偷渡而来的非洲难民常被认为是对本国或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威胁,并且冲击本地人就业,在不缴税的同时却享受各种公共福利,而且可能提升犯罪率。

  欧洲各国政府对偷渡浪潮深感苦恼的原因中,还包括了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担心。此外,频发的偷渡行为和海上灾难,给欧洲各国政府的海洋、边防、海关、移民等政府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无力招架。

  卡特拉波尼夫妇的故事

  小夫妻打造诺亚方舟 挽救3000非法移民

  受到人道主义感召,马耳他一对富有的夫妇投巨资,驾驶一艘经改造而成的医疗救援船,在地中海救起了3000名非法移民。从去年投入以来,这对夫妇平均每月都要花费44.5万美元费用。

  一件夹克引发触动

  在地中海上,除了意大利海岸警卫队承担起对非法移民的救援任务,还包括一些民间救援力量,卡特拉波尼夫妇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对富有的夫妇驾驶一艘40米长的医疗船,在一年之间挽救了3000名非法移民的生命。

  雷吉娜和克里斯·卡特拉波尼(Chris and Regina Catrambone)年纪在30岁上下,去年夏天的一天,他们乘着游艇享受地中海的阳光。这对小夫妻没想到,那次度假之旅改变了他们未来的生活。

  “我看到海面上漂着一件冬天穿的夹克,于是问船长—一名退休的马耳他海岸警卫队员—这是什么?”妻子雷吉娜回忆说,“他的脸色变得凝重,告诉我:‘它的主人已经不在了’。”

  这句话像闪电击中了雷吉娜,“就像一声爆炸”。

  “我们躺在漂亮的船上,而那些移民却因为逃离战火而穿越大海。”雷吉娜说,“那些人在欧洲的大门前死去,道德感驱使我们该做点什么。”

  去年,卡特拉波尼夫妇买下一艘排水量483吨的拖网渔船,并将其改装成一艘医疗救援船,取名“凤凰”号。这艘船虽然吨位不大,但装备齐全,不乏高科技设备,包括两架高科技无人机、一个医疗室、1000升饮用水、上百件救生衣和食物。船上有20人,包括医护人员和一名厨师。

  为了维持这个民间救援项目正常运转,卡特拉波尼夫妇平均每个月要花费44.5万美元。按照他们的说法,自己更多承担了“社会企业家”的角色,而他们的资金来自保险业、紧急援助和咨询服务的收入。

  “与时间赛跑”

  按照计划,卡特拉波尼夫妇将于5月份展开新一轮的海上救助行动。

  “我们真的是和时间赛跑。”雷吉娜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她是意大利人,目前和来自美国的丈夫克里斯及女儿生活在临近的地中海小国马耳他。

  “发生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战乱,把人们逼到了这里,”雷吉娜说,“欧盟必须采取切实的搜救行动,避免悲剧再次上演。我们会一直在这里—但我们只有一艘船。”

  雷吉娜把自己的救助行动称为“移民海外援助站”(MOAS)。

  一旦出海,“凤凰”号首先会释放无人机在海面上空巡逻,机载高清摄像机则会捕捉到移民船的画面,并将信号传回到船上。

  按照卡特拉波尼夫妇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海难发生,而不是把非法移民带回意大利”。

  发现移民船后,“凤凰”号会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最近的意大利当局,并等待指令或随时提供援助。如果必要,他们会提供救生衣、医疗帮助或者将非法移民救上船。

  今年,“凤凰”号还将与“医生无国界”组织合作。

  对于民间力量的介入,意大利当局不置可否。意大利海岸警卫发言人菲利普·马里尼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也是一种资源,但我们不会说这是一个适当的举措。”

  (单桂志)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央视等

news.sohu.com false 新文化报 https://enews.xwh.cn/shtml/xwhb/20150425/168175.shtml report 3679 救?不救?如何救?……一贯标榜人道和人权的欧洲近日陷入国际舆论漩涡,成为不少媒体口中冷漠和冷血的代表。起因是地中海18日晚发生迄今为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面对偷渡客欧洲为何如此“冷血”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