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这是在准备进行货币战争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日的文章在大标题中提出一个耸动的问题。这种言论在西方并不算少。路透社称,全球货币战争在周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币贬值等于是在全球货币战争中“发射了大炮”。欧洲银行的一名高级交易员说,人民币出人意料地贬值在市场中引起了“一些惊慌”。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称,北京方面出台的人民币贬值措施,代表着一场已有打响之势的战争的最新动作。分析师们警告,这场轮廓渐渐清晰的战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此举标志着中国历来在经济紧张时期奉行的政策出现了变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北京方面都拒绝贬值,即便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出口出现骤降。
“货币战争”是巴西前财政部长曼特加在2010年所使用的一个短语,用来描述竞争国家显形或隐形地压低本币汇率以促进出口,此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江涌认为,在西方媒体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货币战争常常被西方安到新兴市场国家头上,这次用它来攻击中国,并不意外。但实际上,即便有所谓货币战争,这个责任也不是中国挑起来的,中国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仍未结束、发达国家都在量化宽松、新兴国家货币也在贬值的情况下,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外媒所表述的货币战争是指,担心由于人民币贬值趋势出现以后,其他国家的货币如欧元、日元、加元等也相继人为贬值,出现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中国绝对无意于挑起货币战争。“从根本上看,我们进行的是一次汇率机制改革,而这次改革带来了市场化,由市场决定的汇率调节让人民币这两天出现了一次性贬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形成长期贬值趋势,也更谈不上所谓的货币战争了”。
“如果人民币贬值表明中国进入货币战,那么这一举动无异于拿着匕首参加枪战。”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为中国辩护说,人民币兑美元在贬值,但与自去年夏天以来人民币对日元与欧元20%的升幅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我们很难把货币战跟央行针对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应对措施区分开来。但无论怎样定义,经济放缓的中国希望人民币走软,都是合乎情理的。
【环球时报驻韩国、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李大明 孙微 青木 柳直 陈一 环球时报记者 张怡然 谭福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