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防范“氰化钠”:进入现场者佩戴活性炭口罩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消息,天津港爆炸事故现场存放的氰化钠已找到。在得知消息后,指挥部邀请专家技术指导、出具处理方案,派防化部队将氰化钠用沙包围好,防止泄露。氰化钠将由生产厂家派出的专业人员,协同武警护送回河北厂家回收。目前检测结果显示,氰化钠未发生大范围泄露。
多位化学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没有大范围泄露氰化钠显然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在防范氰化钠方面依然要谨慎:比如北方朋友应佩戴活性炭口罩、距离现场较近的人则要多穿一点,经常洗手和洗澡。而此前也有传闻称,假设氰化钠与雨水之间进行混合,也会对健康不利,而专家们的观点是,两者混合后不至于致死,但也会有污染。
氰化钠应妥善保管
8月15日上午10时,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称,运抵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环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铵、氰化钠、四六二硝基、邻仲丁基等。
氰化钠为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毒性很强,据法医学经验,致死量为0.05克到0.25克之间。如果你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的话,男主角破案时,就发现过有死者服用氰化物而被毒死的例子。
同济大学一位化学系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氰化钠都需有两人以上进行专门保管,因为其剧毒性质不能随时取出。不过,只要这一固体不遇到水和酸,问题并不是很大,“类似防化部队将氰化钠用沙包这种方式进行妥善保管的做法,即可避免人体中毒的危险。”
该教授对本报记者说,在高温下,氰化物通常都会被立刻氧化,“需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后,它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
前巴斯夫中国工厂的一位高层及上述那位教授都提醒道,“氰化物”其实并不可怕,化工厂也不会特别在乎它,只要不入口、不碰到酸性物质都安全,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而像一些硫酸二甲酯等无色又容易挥发的物质,才是化工厂最害怕的。”
怎样防范?
一位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从事化工业务多年的人士对记者说,只要采取相应措施,事实上氰化钠、氰化氢都是可以防范的。
比如,人们可使用鼓风机和漂白水等来吸收和过滤氰化氢,但代价不小。另几种人们自身的防范措施包括:进入现场可佩戴活性炭口罩、衣服尽量穿厚一点,洗完澡、洗手后再饮食。
虽然佩戴活性炭口罩不能百分之百抵御这类危险品,不过就好比人们遇到SARS病毒一样,活性炭会吸附掉这类病毒,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人体,人体本身也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作防御。此外,像类似这样的化学品沾染到皮肤上的话,最好也是经常洗澡,因为皮肤可看作是一种天然的隔离网,把大部分的有害物质都隔离在身体之外。
前述那位同济大学的教授也透露,“目前看相关部门已经找到了大批氰化钠产品,危险应不算很高了。”对于氰化钠这类化学物质,其是否会对土壤、海水有影响?教授也表示,假设是土壤被污染的话,那么就需要人们在上面放漂白粉即可,“长时间的浸泡应该会好很多,不过土壤估计无法使用了。”而氰化钠如果进入了水中,不管是海水还是淡水,作用都是一样的,即会对鱼群和动植物有一定的伤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