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9月10日文章,原题:互联的中国 车票难买。有城市因高铁途经而抗议。可如今,社交媒体疯传一份令人叫绝的地图,描绘了纵横交错将中国贯穿在一起的高铁网络。经过最初的挫折,包括一起致命的相撞事故和该国铁道部长落马,中国高铁现在越走越顺了,如今已连接100多个城市,高铁线路网将近1万英里——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7月下旬,南京东南大学陶岸君教授绘制了一份民间版中国高铁地图。该地图受到追捧显示中国高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越来越受民众喜爱。
中国网民把高铁网络与地铁系统相比,它方便、快捷而且四通八达。“高铁把中国变成一座大城市。在石家庄生活在北京工作都不是问题。”有人在微信上发表看法称。网民说,一看到高铁地图,就想要坐高铁旅行,品尝美食。
在被纳入高铁规划的城市,新线路的开通激动人心。今年3月,官员们宣布从延吉——人口40万,东北吉林省的一个城市,按中国的标准属于小城市——到省会城市长春的高铁将在10月开通,届时原来坐汽车大约5个小时的旅程缩短至2小时。一名来自延吉的长春居民喜不自胜,“听到消息后,我们全家人都在盼望着”。即便在已连上高铁的地方,开通新线路的机会仍让人们热议。
起初并非如此。中国于2003年10月12日开通第一条高铁线,但其后几年要大力发展高铁时,却遭遇国内外的深切怀疑。批评者认为高铁大而无用,质疑一年投资千亿是否明智,他们预言乘客不愿接受高铁这种更贵的交通方式。
但时过境迁,高铁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最初对这种大型项目的怀疑和警惕逐渐消失了,高铁的内在价值被越来越多地认知。2014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称,高铁对商业和流动性具有积极影响。事实上,旅行和旅游业可能是高铁的最大粉丝,他们面向日益富裕的社会,打出聪明的口号如:“早喝广东茶,午登岳麓山,晚游黄鹤楼”。
因此,民众以在非民主资本主义社会唯一的一种方式——用他们的钱袋子——为高铁投下一票。尽管高铁票价不菲,发车频率也高,但现在很多时候一票难求。2014年,中国高铁每天发送旅客达249万人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如今是国内航线乘客的两倍。今年7月,笔者乘坐了交通大动脉京广高铁时,16节车厢没一个空位。邻座乘客说,现在中远距离坐高铁很划算,因为乘坐国内航班太耗时,特别是安检繁琐和延误频繁的问题。
这是个非凡成就,但不易复制。尽管中国着力向国外推销高铁技术,但迄今只有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开花结果。高铁曾经备受担忧和质疑,而现在是民族自豪感的一个源泉。一名微博用户写道,“中国高铁,世界第一”。(作者魏竹[音],乔恒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