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供港生鲜”质量背后是监管 抽检合格率99.999%

来源:新文化报
  近日,记者从“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明年将有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投放内地市场,包括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的60万居民将首先开始享用。产品覆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调味品等(据9月24日国际在线)。“供港生鲜”来了,这对于处在食品焦虑阶段的市民来说,是个让人心安的好消息。自1962年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和铁道部开通“三趟快车”,为港澳供应鲜活商品至今,供港食品以99.999%抽检合格率,铸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回头想想,这个“传奇”又令人黯然神伤,同样的厂家、同样的市场,也许差别的只是终端价格,但问题是,为了食品安全,内地消费者也未必接受不了稍高的价格体系,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享受不了舌尖上“五个9”的安全率呢?

  “供港生鲜”说明,我们明明可以做到、明明可以做好,却在某些领域放任着监管、忽略着秩序。据说供港的茄子,要确保长出的茄子尺寸大小均匀;但其实内地消费者未必如此讲究,只要保障茄子是安全的、是干净卫生的,也就罢了。大小也好,美观也好,都是底线之上的诉求。

  真正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供港生鲜”质量过硬,并非就是标准天下第一。比如以腊肉为例,内地标准明显高于供港标准(供港标准亚硝酸盐要求不高于200ppm,而内地要求亚硝酸盐不高于30ppm);再以大米为例,日本检测范围明显更为广泛(日本要求检测579项指标,而国内标准检测项目在50项左右)。可为什么,“供港生鲜”还是整体质量优良呢?第二,“供港生鲜”很多来自内地,说明内地食品企业的质控体系与生产能力,完全够得上“国际一流”的水准,那么,为什么内地市场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问题频发而公信扫地?

  道理并不复杂,历史也早就证明:一切内外有别的“货物”,多在于监管之严苛,然后生产者心存戒律,良性循环之后,就成了毋庸操心的惯例。一句话,供港产品之所以长期保持99.999%合格率,在于国检强大、持续、有公共财政保障的监管体系。飞行检查也好,常态监督也罢,如果当真无缝到位,压力就传递为保障质量安全的动力。 邓海建

news.sohu.com false 新文化报 https://enews.xwh.cn/shtml/xwhb/20150925/223906.shtml report 1056 近日,记者从“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明年将有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投放内地市场,包括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的60万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供港生鲜”质量背后是监管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