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0日报道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16日刊登题为《中国的北极战略:能源安全的地缘政治》的文章。作者为CHINADebate咨询公司顾问委员会委员默西·郭和亚洲价值顾问公司高级顾问安吉·唐。两位作者定期与世界各地的主题专家、政策执行者和战略思考者接触,获取他们对美国向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各种深刻见解。以下是两位作者与挪威国防分析研究所亚洲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厄于斯泰因·通舍博士的问答。
问:中国在北极如何定位自己?
答:中国未曾发表过任何正式的北极战略、政策或白皮书,这表明北极在北京的政治日程上不是优先考虑事项,而且目前的优先级也没有足够高。尽管如此,中国官员的表述和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的身份表明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上的地位,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中国在北极日益抬头的“行动主义”主要由科学和气候方面的考虑、对石油的商业兴趣、航运业和矿业,以及外交和法律事务造成。中国愿意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这支持中国不挑战北冰洋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坚持尊重法治、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一看法。中国正在给自己定位和争取一席之地,以便在未来的岁月里获得和开采资源,以及利用北极地区的战略、经济、军事和科学机会。
问:中国的北极战略如何与海上丝绸之路计划融为一体?
答:中国在北极的目标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补充。在地理上,印度洋和北冰洋位于欧亚大陆的南翼和北翼。航运和基础设施投资、加上北海航线和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增强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此外,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沿海国家。因此,中国可以为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的欧亚“腹地”增加三条海洋边界,并克服在控制过去设想的这一腹地时面临的一些挑战。这能够在21世纪为中国提供一个有利的地缘政治地位和“掌控世界岛屿”——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机会。不过,对于中国能否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对北极地区的投入能否为这项战略提供补充,仍要拭目以待。
问:中俄能源安全竞争和在中亚与北极合作态势的比较和对比。
答: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耗大国,俄罗斯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他们没有直接竞争。如果俄罗斯寻求投资,中俄在北极的能源合作将是最强的。目前,中国及其国有石油公司是少数愿意向这个高成本生产区投资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寻求国际项目管理的经验,并打算提高本身的技术能力。中国政府正寻求通过一种避险战略增强能源安全,即通过向成本更高的石油来源和运输线投资来实现多样化。
对未来中亚石油供给和生产权的控制已经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一个有争议问题。传统上,俄罗斯契约式地封闭来自中亚的石油供给,并控制中亚相当大一部分石油出口,通过俄罗斯输油管线系统运送。随着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修建替代管线向中国出口石油,俄罗斯在获取价廉的中亚石油方面面临更大竞争。
问:鉴于美国是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下一位美国总统对中国在北极的战略利益应有何了解?
答:目前在北极附近地区的利益没有高到中美有必要发生对抗。主导两国政策和行动的是合作。虽然两国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日益寻求展示各自的影响力,但存在共同利益,比如在公海自由、资源开采和发展北极基础设施方面。迄今,几乎没有情况显示北极在更广泛的中美关系中将是一个潜在竞争焦点。对它们各自的国际重点和它们的相互作用来说,其他地区更为重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