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能源是很多国家经济的命脉。正是这种特殊重要性,使得石油不仅仅是一种大宗商品,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武器,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也由此在国际上是呼风唤雨。
但随着石油越来越供过于求,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国际油价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垄断了世界石油出口的60%,OPEC总体上使油价保持在持续上涨的轨道上,尤其是一度超过100美元/桶的油价让石油出口国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另一面,石油进口国则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伤透脑筋。即使是经济雄霸天下的美国,有时也不得不看OPEC的脸色行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保障石油供应也没少耗费真金白银。
能源由此也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工具。很多次国际经济制裁,最核心的往往就是能源制裁,被制裁对象的国民经济乃至军事实力,往往因此遭受破坏性影响。比如,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争端中,俄罗斯一掐断天然气供给,乌克兰冬天就寒冷难耐,依赖俄天然气的欧洲也心存担忧。
不过,能源生产国的好日子,似乎已一去不复返。这种巨大的变化,就在于国际能源领域出现了一个“游戏改变者”,那就是美国的页岩油(气)。
美国人迅速使这种非传统能源实现了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美国也摇身一变,从油气进口大国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未来还可能成为能源出口国。
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油价下跌或许确有“阴谋”:沙特一看大事不妙,马上加大石油开采,试图通过低油价扼杀页岩油。毕竟,页岩油的水力压裂法成本较高,沙特等海湾国家产油成本极低。如果沙特此举能够得逞,页岩油将元气大伤,将其生产商挤出国际市场后,国际油价则将在低迷后迅速回升。石油出口将依然是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的天下。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油价暴跌形成了惯性,甚至有点刹不住车,目前已跌至11年来最低水平。高盛公司预测,油价在2016年甚至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
当然,油价断崖式下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供求关系:经济的疲软压缩了石油需求,而OPEC内部依然勾心斗角,使得减产几乎不可能。尤其像伊朗好不容易重返国际社会,正需要多出口石油挽回以往国际制裁的损失。这样一来各国产能继续全开,油价继续下跌。
能源武器的威力今非昔比,也突出反映在俄土关系上。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后,俄表面虽然非常强硬,但始终在天然气制裁方面态度暧昧。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制裁杀敌八百,但也会自损一千——现在是俄罗斯油气正愁卖不出去,主动关闭土耳其市场,对俄经济将是雪上加霜。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能源,终于开始剥离其地缘政治武器的属性,逐渐回归一般大宗商品的特质。对中国、日本、印度等石油进口大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特大喜讯。
低油价对当前低迷的经济是一大礼物,给相关国家加大经济刺激提供了空间。坦率地讲,没有低油价,中国经济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此外,确保能源安全的代价也大大降低。
可以说,当前的低油价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上天给中国的一个礼物。但也必须看到,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动力来源。能源武器暂时失去了威力,但未必不会卷土重来。基于此,对中国而言,从油价断崖式暴跌中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第一,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包括石油。油价一度高达100多美元/桶,当时很多经济学家说有冲高到200美元/桶的可能。油价如此,金价何尝不是如此,那么房价呢?所以,中国一定要严控房地产市场风险。
第二,需向美国学习,必须要有真正的科技创新。页岩油(气)是美国人的创新,一出手就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中国的页岩油(气)储量被认为居世界前列,但我们必须反省,为什么中国还没有这么强的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大科技创新,中国才能在大国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继续加大石油进口,毕竟这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么低的价位机会不会长时间留给中国。在所有油罐都已储满、新油罐还没建成之时,有必要减少国内石油的开采,毕竟这些资源迟早都是中国的,也算另一种储备。当然,在某种程度上给油企适当补贴也是必要的。
第四,成品油价的形成机制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现在成品油质量有待提高,油品质量提高也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对此必须要有紧迫感,而不能光靠企业的自觉性。这其实也是巴黎气候大会的要求。
在低油价时期,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其所带来的机遇,但也应该要有忧患意识。欧佩克如此,其他国家亦然。否则,若不未雨绸缪,未来就有可能为新的危机所困。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