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家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在委内瑞拉已有发热头痛症状
据通报,这例患者,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
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
9日,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前,患者仍在赣县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病例引发传播并扩散风险极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分别组织专家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江西省不属于伊蚊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正值冬末春初,尚未发现蚊媒活动,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指导江西、广东等省份卫生计生委按照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防疫情传播扩散。
该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我国香港特区等通报。
专家提示,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防控
深圳加强口岸查验
记者10日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该局已具备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将加强口岸查验,重点加强对来自病毒流行国家和地区人员、交通工具、行李、集装箱等的检疫监测。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深圳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旅客入境口岸,春节期间经深圳口岸出国旅游和务工归国人数将会在短期内增加,加之寨卡病毒感染者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寨卡病毒疫情蔓延形势严峻,存在经我国口岸输入的风险。
当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具备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按照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加强口岸查验,重点加强对来自病毒流行区人员、交通工具、行李、集装箱等的检疫监测,运用口岸智慧检疫系统严密监测全球疫情,在口岸全面开展传播蚊媒的监测,面向出境旅客加强健康教育。
据新华社
小贴士
我国9日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一消息无疑使正在欢度春节的国人产生担心:“大过年的,我和我的亲朋好友会感染上寨卡病毒吗?”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关寨卡病毒的相关知识,作好预防工作。 据新华社
1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它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2 寨卡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至7天后自愈。
3 人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介绍,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法就是防止蚊虫叮咬。所以,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4 如何知道是否得了寨卡病毒病?
如果你近期曾在有寨卡病毒病的国家或地区居住或旅行,并出现了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应考虑感染寨卡病毒病的可能。但要最终确诊是否感染,需要通过血液检测进行实验室诊断。
5 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治疗?
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一般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包括止痛、退烧、休息和大量饮水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6 怀疑自己感染寨卡病毒怎么办?
曾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如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应前往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和咨询,需要时可通过采血检验,确认是否感染了寨卡病毒。
7 传播病毒的蚊子什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介绍,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传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传播效率最高的是埃及伊蚊,我国广东省、海南省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有埃及伊蚊,这些地区是登革热的好发地区,因此也是未来发生寨卡病毒本地传播风险较高的地区。同时,白纹伊蚊也可传播寨卡病毒,而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等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的分布,因此也需做好预防工作。
反应
世卫组织
“中国广泛暴发寨卡风险较低”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10日在北京发表声明称,鉴于中国和南美之间旅行人数众多,中国出现寨卡病毒感染输入病例当在意料之中。由于该病毒通过伊蚊传播,而冬季非蚊虫活跃季节,因此,中国目前发生寨卡病毒感染广泛暴发的风险较低。
施贺德表示,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已为应对此病例及更多的输入病例做好准备。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与传播登革热及其他疾病的蚊子相同。中国已在控制广东省等登革热多发区的蚊虫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寨卡病毒做好工作。
施贺德指出,世卫组织总干事关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声明针对的是与寨卡病毒有关的小头症(一种罕见的出生缺陷)聚集病例,而非寨卡病毒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寨卡病毒感染者表现轻微,患者可很快完全康复。
据世卫最新疫情汇总,在美洲,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张至26个。自2015年巴西首次报告发现寨卡病毒以来,中南美洲及加勒比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出现疫情。
此外,寨卡病毒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斐济、萨摩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以及非洲佛得角、亚洲马尔代夫出现本地传播。
分析
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症有何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本月初宣布,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病例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关系。
寨卡病毒在南美大规模传播,受影响较大的巴西等国还被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困扰,两者的潜在关系看起来已很明显,但对研究人员来说,要完全确认两者关系还有很多谜题需要解答。目前看来,这一过程面临不小挑战。
世卫组织此前已表示,约四分之三的寨卡病毒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不过在巴西等地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增加被认为可能与寨卡病毒有关,世卫组织已宣布,这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1月末,巴西已报告4783例疑似小头症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病例,其中确诊404例。
牛津大学教授彼得霍比说,世卫组织这一决定有助促进各国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科研投入,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的潜在关系对许多科研人员来说仍是未知领域,要解开这一谜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科研投入。
《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目前能支持两者存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两方面:巴西小头症病例数出现大幅上升的时间是政府确认当地发生寨卡病毒传播后6个月左右,这暗示胎儿可能在母亲体内就感染了病毒,最终导致出生后头部畸形;巴西研究人员在15个患小头症的胎儿和婴儿的羊水、脑部或脊髓液中发现了寨卡病毒或病毒抗体的痕迹。
文章说,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仅有流行病学数据还无法明确证实这两者的关系,他们希望找到新证据解释寨卡病毒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引起小头症,但这个过程短期内可能无法完成,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或许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明确两者关系。
目前一些关键的疑点也还在困扰研究人员。例如很大一部分感染寨卡病毒的妇女最终还是生出了健康的婴儿,是什么特殊因素导致那一部分新生儿出现小头症?据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