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寅茹 薛皎
[我们并没有限制这个银行只能为发展中国家融资,相关的国家仍然能通过其他渠道和政策的设定来获得相应的资金。亚投行在采购方面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则、流程及策略,包括政策,但在限制方面和一些既有的银行相比少很多]
长期以来,多边开发银行体系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弊端。随着新兴经济体普遍崛起,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而言存在巨大缺口,因此新的多边开发银行应运而生。
2月25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多边开发银行与G20发展议程”的T20(二十国集团智库)论坛,吸引了来自新开发银行(NDB,也称“金砖银行”)、世界银行(W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的有关负责人。这些来自多边开发银行的代表对于如何构建新的世界经济构架、助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即将于中国举行的G20峰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去年以来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投行的相继成立运行,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这两家银行都属于市场化运营、以满足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为目的的专业性多边开发银行,同时代表着新兴经济体正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的民主化,营造一个更能满足现实需求、更加理想的国际金融环境。
新开发银行巴西籍副行长巴蒂斯塔:
五大国家聚首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我所理解的新开发银行是技术性银行,与其他发展银行一样,强调效率、发展有效性。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了重要的金融机构,它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也需要有新的举措,由新开发银行五大发起国来承担。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就是,我们五个发起国的份额相同(20%),这种治理结构是件新鲜事。
新开发银行每一次轮值主席的期限为5年,俄罗斯将担任第一届轮值主席。新开发银行将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第一次行长会议。
当然,新开发银行并不仅局限于金砖国家,也会对联合国其他成员国开放。我们做出了决定,所有的缔造国或者创始国都已经作出了决定,决定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希望在五个成员国之间建立协商机制,在未来的5~10年中有相关的机制安排或者金融制度安排;同时约翰内斯堡峰会以及由其他轮值主席国主导的会议中,也会有阶段性成果出现;到2017~2019年左右,会有阶段性的成果发布。
目前,在上海有60名新员工。新开发银行也已形成新的初步性政策框架。这样的政策框架和之前了解的有关标准意义上的国际组织,或是国际银行的框架是差不多的,而且我们也在22日刚刚召开了相应内部的高官会议,我们也有在相关议题方面的主导,同时关于每一个国家需要的支付份额已陆续收到相应的款项。
新开发银行将在2016年二季度发行第一个由人民币计价的债权,规模在百万美元,因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与其他多边金融机制不同的地方在于,只有在金砖国家内部职责确定后,才会向其他国家开放相应工作的权限或参与的权限。
新的成员会以两种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可以成为我们的会员,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或次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就会有另外一种吸纳的方式。我们不希望接纳不符合资格的国家参与。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所有的包括投票权或治理权等,都掌握在发起的几个国家手中。这样发达国家总共可以获得20%左右的投票权,非创始参与国的投资权总计不能超过7%。新开发银行确实是金砖银行,但我们有意避免这样的称呼,告诉大家这是开放的银行。
第二,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个银行变得与众不同。新开发银行的目标是在现有机制基础上,成为新颖的发展机制创新,包括用好现有的资金或技术资源,对于所有发展银行来说,都有合作的空间和发展机遇。
为什么是金砖五国打造了这个银行?并不是银行这么多了再加一个银行上去,我们要有全新的创举,我们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为基础设施及为可持续发展融通和动员更多资金和技术,这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特色,因为很少银行有可持续发展的DNA,新开发银行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关键词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至于我们与其他银行的使命差别,亚投行注重亚洲基础设施的发展,而新开发银行注重可持续发展;我们并不是主要做在政策层面的归置或制约或规定每个成员国的政策制定,而主要通过一系列项目实施,打造国别框架,让框架在基础上焕发出活力;我们也不想统治世界、制约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向发展。
至于被问到是否会挑战现有的金融秩序:我的回答是,既是,也否。新开发银行会与其他机构进行宽领域的合作,但面对的挑战很多。可是,考虑到现行的金融秩序不加以改变,五大金砖国家的作用就没法得到充分发挥,它们应有机会充分实现各自国家的理念。基于我们和其他银行的合作,是否能够对既有的、旧的世界金融秩序形成新的提升或创新?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我从一开始就参与到G20的流程制定中,包括政策制定。从2011年后,G20的发展出现停顿,某些领域功能失调。因此我们就做了很多改革和调整,激发各个国家工作的机制,包括金砖五国的参与也使得原有的停顿工作得以继续。包括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作起到了作用,2008年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发生后,G20肩负起使命,一方面终结危机,另一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打造全新的机制,推动全球经济走上快车道。在IMF等国际机制和机构的帮助下,我们看到在G20范围内的资金融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虽然进程并不是非常快,但是非常坚定,有方向,我个人感觉大家都能体会到流程的坚定不移、向前发展。
曾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没有想到,世界经济会在危机后用较快的时间和较有力的姿态,重新回到轨道上。2011年后,金砖五国开展定期会商。在2014年4月,又签署了新一轮协议刺激经济增长,同时我们打算开放新的发展疆域。
我们都意识到了,现在遇到了非常独特、不一样的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秩序首次由全部发展中国家来制定或规范,因为之前世界金融秩序的制定和规范都是由发达国家参与的,我们的参与都是有限的。我们从现有的金融机制和多边的金融体系当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这样的机制是长期的,能够涉及到未来10~15年的发展。如果到2025年再回首目前开展的工作,这五大国家聚首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郝福满:世行目前面临的两点挑战
世界银行与G20的作用相互交织。G20作为一个机制,从1999年开始一直有效地推动了世界多边和双边的经济和政治发展。G20显然已成为世界议程的重要推动者,而且在很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世界上的人们正在讨论怎么进一步维持增长。我们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增长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在创造需求、就业方面,特别是在长远的经济增长和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管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世界银行在基础设施的融资方面也一直是领先的,现在很重要的就是能把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可持续的发展结合起来。
无论当前在世界金融领域存在多少新机构,包括基建的融资机构,世行的角色还是需要维持和加强的。当看一下现在每年还存在着1万亿美元融资方面的缺口时,大家都意识到,银行界的负担非常重。每年世行的贷款余额有20万亿美元,所以我们将来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做大,甚至是翻倍。当然这很需要政府来支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会看到有大量的缺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的融资机构都需要加强,但它们也只不过承担了15%~20%的贷款需求量,所以还有大量的空间需要私有部门介入。
世行目前面临的挑战有两点:
首先,如果我们更多利用私有部门资金,更需要加强负债表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充分增加机动能力。对于一个银行来说,应该能够把更多的资金随时按照需要拿到桌面上来,所以机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年来,金融状况在恶化,而不是改善,所以是世行拿出自有资金做额外随时需要的投资比较困难。另外一方面,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越来越低了,所以世行的项目在盈利方面如果需要增加可持续融资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世行对于不同的贷款也会有不同的利率收取,主要是指长远的项目,但总的来说这样的收入还是相当有限。跟现在新出现的银行相比,我们在寻找可能性,能更多寻求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亚洲开发银行一直做得比较好,把重要的项目跟资产负债表管理结合起来,做得很好。
有很多股权被闲置或者已经锁定,无法再来进行有效的流动应用,所以我们跟其他的开发银行相比还存在问题,希望把我们闲置的包括锁定的贷款充分调动起来。我们需要进行金融方面的再造,首先需要改造资产负债表。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在进行重要的杠杆化的操作。其中,利用了自有资金,也利用了政府的资金,但未来如果要解决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现有的杠杆率还是不够,所以现在很重要的就是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其他的渠道来开发金融资源?这也是重要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怎么与开发银行、各个工商部门进行合作,这样使原来闲散的、无目标的资金,甚至是热钱,用到我们希望的融资项目当中,同时也可以改善我们的资产负债表。
在G20中有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股权国的地位问题。对于世界经济和发生对比的力量来说,一定要顾及到股权持有者,包括利益相关方新的状况。世行已经做了调整,从2008年开始,作为与G20达成协议的一部分,已经进行了有关投票权方面的调整,IMF的调整节奏比较缓慢,因为它的季度的评估有的时候陷入了停滞。世行现在已经进行制度化的评估,有一个非常有活力的方程式帮助进行计算,包括对于股权所有者的地位进行调整,我们会继续这样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办公室主任陈欢:
亚投行与既有银行相比限制少很多
亚投行的近况是,章程已经出台,召开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金立群先生担任行长。在4月底5月初,其他几位副行长也会就位。届时,各方将就银行的制度制定和其他程序的确定再进行讨论,还将商讨第一批选定的项目。
亚投行的使命有两个: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让亚洲各国在基础设施等生产性领域加强连通性;加强区域的协作,在多边、双边领域应对挑战。
亚投行将致力于满足成员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这一缺口由亚开行在2010年提出,预计在2010~2050年范围内,存在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这是基于目前多边的融资渠道包括经济发展、扶贫、减贫等做的测算。
现状是,一边是有关国家在基建方面存在融资缺口,一边是市场上大量闲置的流动资金亟待分配。多边银行机制可扮演重要的角色,对资源进行动员与融通。
至于亚投行与世行、亚开行等老牌多边金融机制的区别,其实,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发展银行的机制在本质上差不多,但运作上存在差异。涉及的宗旨、目标、结构也有差异,比如,亚投行设有行长委员会、理事会、董事会等。但双方的合作机制差异不大。从本质上来说至少亚投行在很多领域和既有的多边银行机制差异不大,这也是亚投行致力于吸引欧洲伙伴加入的理由之一,共同参与治理结构的制定,同时能够将国际机制打造得更具有国际化的特色,根据国际最佳实践开展相关的业务。
第二个区别在于,与世行等传统多边银行相比,亚投行也有各种政策的措施。但与这些银行相比,在某一个阶段做的事情略有差异,比如到了某一个阶段有些银行有120天左右的等待回复期,但亚投行现在已有非常先进、发达的信息沟通渠道,可能一秒钟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等待回复期机制方面并不会很长,在某些阶段或政策推进阶段,我们的差异在于在运作方式及效率方面更有效。
第三个区别,在项目的准备方面,原有机制可能会有诸多规章戒律,我们做政策制定时,比如在我们的条款协议中,基础设施投资会涉及到更多具有生产率或进一步激发生产力的领域。我们认为,这些领域就是其他更具有效益、更具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领域。我们并没有限制这个银行只能为发展中国家融资,相关的国家仍然能通过其他渠道和政策的设定来获得相应的资金。亚投行在采购方面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则、流程及策略,包括政策,但在限制方面和一些既有的银行相比少很多,这就是亚投行从现有的多边银行机制的运作中学到的理念。
亚投行未来的目标是变得更加具有响应度。亚投行不会去挑战现有机制,而是会与世行、亚开行等既有多边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因为基础设施融资的需求量非常大,不是靠任何一家单边机构就能够满足所有的融资需要,可能联合融资是大家更为接受的方式。因此,走合作之路、非挑战之路,是亚投行的目标。
亚投行希望在未来变得更精益求精、更干净、更绿色、更有效,不希望机构大而臃肿,而是小而美,能够更灵活和调动资源和信息,确保机构廉洁,没有任何腐败或者贪污情况发生。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里夫:
亚开行的创新发展
自从去年开始,亚开行的目标是将融通能力在未来几年提升50%,基于2016年讨论的基础和到目前为止开展的工作,我们正在按照预定的方向迈进。
去年亚开行的借贷总量达到了160多亿美元,现在总的资金融通量达到270亿美元,其中26亿美元来自于私营部门,和去年的19亿美元相比有了显著提升。亚开行希望未来能有25%的资金来自于私营部门,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意味着我们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金余额,将更有效地被引导到非常需要资金支持的领域,同时进一步激发私营部门的投资意愿。我们需要通过两条腿走路。
就我们的创新发展而言,在2030年发展议程的落实方面,亚开行能做什么?
第一,降低碳排放,可以提供技术尤其是尚未充分得到实践的新技术,进行试点性运作。去年,亚开行是第一家推出气候变化方面贷款融资的多边金融机制。亚开行计划将这一领域的贷款从之前制定的20亿美元目标提高到60亿美元。
亚开行也在中国推出了有创新性的技术,与中国政府协作专门建立重要的碳补给工厂,这也是符合巴黎协定的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帮助中国政府进行煤电工厂的资源重新循环利用的项目。
在印度、蒙古,亚开行也有类似项目,这样的项目加在一起有60多个,这都是亚开行现有计划当中要落实的。
此外,亚开行也在尽量完善制度框架,包括涉及到PPP的活动。在基建领域,亚开行必须通过制度改革,来帮助有关基础设施的改善、项目的落实。特别是在亚洲人口众多的地区,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调动资源,动员各种金融力量,跟相关的国家建立很好的制度平台,来调动更多的资源。
第二,联通性是亚开行很核心的重要理念。亚开行已决定要拿出额外的资源来促进区域发展和国别项目。同时联通性也体现在软件上,通过软件方面的预先通报,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以此延伸,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可使我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联通。在这方面不仅仅是硬件设施,而且软件设施方面也要进行更多的联通。一般来说这些方面人们对于其价值认识还不够,所以给予的投资也不够,我们需要克服这样的短板。
最后就是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2002年由亚开行提出,也是我们的核心概念。大多数贫困人口都处在亚开行业务覆盖的范围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开行承担着重要的扶贫使命。况且,不少贫困人口现在生活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如何做到一方面使他们脱贫,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很好地保护当地的环境?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而让他们画地为牢,最后陷于贫困中。所以我们要双管齐下,既要保护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应该享有的生活方式。所以部分答案在于,这些地区要按照当地的需求进行项目开发,特别是要给予他们外部资源的输入,使他们能够逐步克服贫困。
包容性增长也体现在,把穷人包容到繁荣中来,同时在创造工作机会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因为只有有了工作,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才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当然,在这一领域,我们也和其他多边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