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信心满满地说,南沙先天优势明显,有海滨、毗邻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投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会有很好的发展。
至于关于南沙的发展思路,霍震霆强调说:“我们肯定不会建太多高楼大厦、南沙最好的海边肯定要留给市民享用。不仅要把南沙建设成为粤港澳交流平台,还要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
【谈南沙】
先天优势明显又得到国家支持
一副黑框茶色眼镜,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黑色双排扣西装内穿着短袖白色T恤,霍震霆依旧是外界熟悉的模样。而南沙,也是记者们采访他时绕不开的话题。
“南沙会有自己特色。”霍震霆首先感慨说,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南沙自贸区挂牌就快一周年了,这一年里,得到国家的投资,邮轮开通,带来了许多人气,交通又进一步完善,令人欣喜。霍震霆说自己一有空,都会往广州、往南沙跑,关注这里的所有进展。
对于南沙前景,霍震霆表示:“非常有信心。”他说,南沙山环水抱、毗邻港澳,先天优势明显,又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发展前景很好。
他同时坦言,就像日常穿衣吃饭那样,南沙的建设是非常具体的事情,既要配合国情,也要找国际经验,还要满足不同人的诉求。
说着,霍震霆打开随身携带的小提包,从里面拿出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另外一份是今年1月媒体记者对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访问稿。霍震霆笑言:“南沙建设成什么样,事实上,非常具体,一步步来,我也在学习。”除了埋头苦干,他还会经常关注国家的相关文件、政策,关注国内的变化。
会将海边最好的地方留给市民
霍震霆强调,从哪些方面追求建筑样式的经济美观、请哪些建设设计企业来设计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探讨,随时变化的。同时,他强调说:“南沙一定不会建设太多高楼大厦,而且会非常注重配套建设。”他还指出,南沙最美的地段在海边,而最好的东西应该给市民享用的,不会用来建高楼。
为什么这样做?霍震霆的理由是:“买房子一样,不仅是看建筑,还要看周边配套,投资者们都明白这些道理,配套做得好,应该才有更好的发展。”
霍震霆说,在一些世界知名大城市,最值钱的、最好的地段是休闲区。例如纽约中央公园,就建设在最核心的地段。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这些配套建设好了,周边地段自然也会非常值钱。所以,南沙先建了南沙汽车轮渡码头,把南沙和虎门联系起来。然后又修了路、大桥,建了学校、酒店、高尔夫球场等,还种树、建公园……
南沙将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个城市应该有不同的地方,有高楼大厦,也要有历史、文化的内涵,这样整体配套的,才是一流的城市。”霍震霆强调,“土地不是再生资源,建房子之后就没有了。如果配套不成熟,也就浪费了天然的环境,要整体发展。”
霍震霆谈到近20年来,一些城市发展非常快,但值得吸取的教训是,为了发展把最好的地段拿来建房子,这样进展虽然快,但容易有后遗症。而南沙的未来,应该是有特色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南沙发展起来后,就是一个平台,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世界各地的人可以过来喝杯茶,吃个点心,寻找一些文化,大家交流一下,玩玩创意。
【谈文化】
宣传传统文化不要坐等别人来,要多走出去
霍震霆非常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说现在外国人学习中国传统,一些国际品牌甚至吸收中国元素,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世界各地都有中国制造的东西,却很少有知名品牌,这令人遗憾。“做张凳子容易,但做设计、原创、品牌却得花心思、用时间。”他说。
谈起传统文化,霍震霆说:“拿回我们的发言权,我们不必排外,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霍震霆感叹说,像英国虽然地方不大,但英语成了世界语言,英超人人爱看,莎士比亚世界闻名,这些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力量才最重要的。
他认为文化是城市的根基。欧洲很多国家对历史文化保护得很好,像意大利的许多老城,房子那么破,马车都过不了,也没有高楼地标,但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很喜欢。
骑楼、粤剧大戏、粤语……谈到广州的文化,霍震霆如数家珍,他说广州是最早通商的地方,文化古迹很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这一点是值得自豪骄傲,需要传承发扬。不过他同时感慨说:“现在国外很多人只知道Canton,却很少人知道广州,宣传传统文化,不要坐等别人过来,需要多走出去。”
【谈城镇化】
推进城镇化建设 发展农业科技
对于推进城镇化建设,霍震霆建议说,中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城镇化建设各地千万不要形式化。他认为,城镇化并非说让农民来城市居住。“有的地方,通过卖地来赚钱,最好是让地都变成房产,最后没人种地,也不好。”他说建设新型农村应该改革、创新,发展农业科技。
谈到年轻人购房置业的问题,他坦承现在一线城市房价确实较高,年轻人有大的压力。“香港差不多一半以上是郊野公园,真正能用的地是20%,造成香港房价很贵,人均居住面积十多平方米,平均一半人住政府公屋。现在,在一些大城市,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
采写: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黎秋玲
摄影: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宁 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