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吕春荣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吕春荣)北京的人口调控问题历来备受关注。28日下午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建议,提高居住成本,倒逼人口规模疏解。增加流动人口经营成本、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达到调控常住人口总量、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目标。
9月28日下午,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高层论坛暨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发布会由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今次发布的《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指出,北京人口规模过大、增长过快。
具体来看,2015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比上年增长18.9万,其中常住户籍人口1347.9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1994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常住人口规模尤其是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增长较快。1994年至今,二十年来常住人口规模几乎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49.7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18%,特别是常住外来人口总量从1994年的63.2万增至2015年的822.6万,增长了12倍,占常住人口比例由5.6%到37.9%,年均增长36.16万人。
北京人口规模过大、增长过快也带来一些问题,报告指出,北京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大量增长,在对首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消耗和需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比较突出。这也导致了北京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降低城市运行效率、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情况。
以交通拥堵问题为例,报告指出,2015年末机动车保有量达561万辆,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指数为5.7,接近中度拥堵指数门槛,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约3个小时,大大增加了市民出行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影响了首都市民生活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今次发布的报告提出七点政策建议,支招北京人口调控,具体为: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带动就业人口疏解。严控增量,提高新增产业准入门槛。有序疏解存量。针对外来人口就业量大、增长快的行业,要研究相关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和规范与首都功能定位相悖和与实际需求关联度低的产业。
——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就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减少低端产业对人口的吸引。鼓励和支持高生产率、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升级。
——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人口布局优化。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建设功能差异化的新城,打造功能性小城镇。
——严格住房管控,加大“以房管人”力度。实行出租房屋分类管理制度;开展治理群租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引入社会手段对出租房进行监管。
——加强土地管控,发挥“以地管人”作用。明确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规划内容;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加强腾退空间管控;加大重点区域管理力度。
——提高居住成本,倒逼人口规模疏解。增加流动人口经营成本、就业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达到调控常住人口总量、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目标。
——做好人口信息采集监测,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建立人口动态监测制度,强化数据基础;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一是有效利用居住证制度,二是加强户籍人口管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