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新闻分析:英首相布莱尔缘何一心追随美国参与倒萨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28日19:41 京报网-北京晚报 |
|
![](/nimages/bj00.gif) |
经过连续6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英国议会下院26日就布莱尔政府的对伊政策进行了投票表决,最后以434票对124票通过了政府提出的解决伊拉克危机的动议。但向来遵守议会投票纪律并唯布莱尔马首是瞻的工党议员中,竟有120人敢于明确对政府支持美国对伊动武的立场说“不”,并支持一项反战修正案,强调目前美英“对伊动武理由尚有待证实”。
布莱尔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问题上,他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做“赌注”。如果在安理会未通过新决议授权对伊动武的情况下,英国决然将自己捆绑在美国的“倒萨”战车上,布莱尔将很难争取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并有可能导致工党的分裂。他之所以不顾民意,支持美国对伊动武,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维护英美“特殊关系”始终是布莱尔政府的外交政策重点。自1997年上台以来,为了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恢复昔日“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布莱尔政府采取了在国际事务中倚重美国强大的政治及军事实力的政策。
其次,欲借“倒萨”提高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长期以来,英国依仗美国,希望通过在欧美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增加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可是,英国这种做法已引起了其他欧洲大国,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疑虑。德法轴心重新启动后,英国感受到在欧洲事务中被“边缘化”。英国紧随美国“倒萨”正是为了逐步为自己在新型欧美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奠定基础。
此外,如果美国“倒萨”成功,英国不但可以从中分一杯羹,而且可以提高其在中东地区、欧洲乃至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华社记者 马知涵 |
|
![](/nimages/c.gif)
![](https://images.sohu.com/cs/mms/yangshi/images/tittle_29.gif) |
|
|
![](https://images.sohu.com/cs/mms/yangshi/images/tittle_33.gif) |
![](https://images.sohu.com/cs/mms/pic/sadamu01.gif) |
快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被捕 伊抵抗力量疯狂报复美军! |
![](https://images.sohu.com/cs/mms/pic/dingyue.gif) |
|
![](https://images.sohu.com/cs/mms/yangshi/images/tittle_40.gif) |
![](https://images.sohu.com/cs/mms/yangshi/images/tittle_47.gif) |
|
![](/nimages/c.gif)
![](/nimages/c.gi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