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9月23日电(人民日报记者 王向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郭凯 新华社 记者 孙茂庆 李国利)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一系,是一个教学科研人才聚集的优秀群体。他们着眼“打赢”战略培养人才,瞄准世界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前沿刻苦攻关,围绕部队急需解决技术难题,从而成为空军落实“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战略方针的突出代表。 这里是孕育教学科研成果的宝地。他们建立了空军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组建了全军重点实验室——飞机推进系统实验室,近几年共承担63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37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 这里是催生高层次军事人才的摇篮。全系的73名教员中博士、硕士占70%,其中有教授、副教授30人,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5年来,共为部队培养了1200多名技术人才,同时为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培训了留学生。 (一) 2000年初夏,高原某机场。两架新型战机风驰电掣般地飞离跑道,利箭似地刺入苍穹。 “成功了!成功了!”地面上的欢呼声霎时连成一片。由一系承担的“某型新机高原作战研究试验”课题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军新一代主战飞机的攻防作战空间又实现新的突破。 战机高原作战是一个世界性的航空难题。某军事大国曾模拟海拔3000米的高原做过两次发动机起动试验,皆因起动机超温爆炸而失败。怎样让新战机在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高原上成功起降?一系课题组怀着必胜的信心来到高原。然而,他们一下飞机就领略到了高原缺氧的厉害:头疼、胸闷、恶心,有的老教授血压高压升到180,鼻血不停往外流;有的由于缺氧,一个晚上被憋醒多次……更让他们着急的是一道道技术关隘:起动机患上“重感冒”,起动后迅速爆燃,温度骤然升至1400摄氏度;高原试飞滑跑距离和起降速度增大,飞机随时可能冲出跑道;高原座舱的余压对飞行员有较大的损伤;轮胎速度性能不够,飞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忍受着高原气候对身体和技术上造成的种种影响,一系教员奋力攻关。谢寿生、周宗才、江勇教授提出的给发动机“补氧”方案,使发动机成功起动;徐浩军教授提出“人--机系统飞行安全模型”,制定出飞机在高原地区放起落架的安全措施;李曙林教授等对轮胎提出改进要求,突破了轮胎速度性能的限制; 贾莲英副教授冒着耳膜被压破的危险,在飞机座舱里体验座舱压力发生变化时的真实感受……他们凭着这样的献身精神和技术合力,保证了课题的圆满成功。 “只有远离战场的实验室,绝不可能有远离战场的科研课题。”这句话成为一系教员科研攻关的动力。 我军某型飞机加油一次,12个人操作,4辆加油车同时启动,需要50分钟才能加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一系的教员主动请缨,进行飞机的地面压力加油系统改装试验。数九寒冬,三秦大地大雪纷飞。为了避免室内因煤油分子积聚发生火灾,门窗全部打开的一系某研究所燃油试验室内如同冰窖,课题组成员在搭起的1︰1飞机模拟试验平台上紧张地改装着油箱。年逾花甲的陈廷楠教授双耳冻得紫红,脸颊也被寒风吹裂出道道口子,仍在平台上爬上爬下,指挥大家往油箱内加装节流装置。从寒冬到酷暑,经过无数次的计算、设计、校核、元件试验,我军首套集机、电、液于一体的重型战机地面压力加油系统试验成功,加油效率大大提高,每次只需2人15分钟即可完成。 (二) 几年前,一位老教授下部队调研时发现,由于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造成毕业学员学用严重脱节。 这个调查情况在一系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种责任心、危机感袭上了专家教授们的心头:只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围绕部队急需培养人才,才能使培养的学员真正受部队欢迎。于是,一系对各专业的20多套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为了能在一批新机装备部队前展开教学,使新机教材提前进入课堂,教员们在新装备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围着新机一点一点地测,一寸一寸地量,一步一步地运算,捧出了一部部新教材。 “故障教学法”是一系教改中的一个创新点。在他们建立的飞机实验厅内,陈列了许多飞机附件和系统挂图,而且同时解剖3架飞机,让学员直观了解飞机的内部结构和组织。他们还引进“故障教学”,通过排除故障提高学员检测和维修的实际技能。在多机种的综合试车实验室,由教员指出故障状态,然后让学员进行原理排故障,几十个学员一个挨一个做上一遍,教员就要在油泥里蹲上半天。有时为了让学员看得更清楚,教员不得不拆掉一些非故障部位,几百斤重的部件吊上吊下,身上常常被碰的青一块紫一块。他们把每次外出排故障都作为一场故障教学的备课,回来后编成排故障小册子带入课堂,使学员未出校门,对常见故障已能手到病除。目前,他们已编写了4种型号的发动机的故障与排除手册。 (三) 丁零零、丁零零……忙碌了一天的一系飞机教研室主任、教授李曙林刚刚躺下,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将他吵醒。原来是驻南方某部队打来电话求援,说有一架某型飞机在执行夜航任务时出现空中飘摆,多方矫正仍无济于事,技术人员束手无策。 李曙林一骨碌爬了起来,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随行包就出发了。这个装有资料和日用品的包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一有紧急出差任务拎起就走。他带着两名教员转火车、坐汽车、走山路,辗转16个小时才到达驻扎在一个山沟里的部队。在又潮又热的停机坪,他们整整忙活了两天三夜,饿了扒拉两口饭,累了就地打个盹儿,终于查出了原因并彻底排除。他们雷厉风行的作风,让部队官兵赞叹不已。而忙碌过后,他们又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学院的课堂上。 部队的需要就是命令,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2001年4月25日早晨,陶增元教授刚从沈阳返回学院,一个电话就让他打消了“休息一下”的念头——某歼击机近期连续发生发动机二级涡轮叶片裂纹和折断事故,造成这种型号的飞机大批停飞。空军领导机关要求他们尽快拿出负荷调整方案,时间限定在20天。 当晚,陶增元就和李军教授等出现在成都某厂的车间里。一连3天的会战,陶教授和年轻人一起查了几千份资料,和大家一同确定了降负荷调整方案,使一大批战机重返蓝天。 长期以来,由于寿命原因导致发动机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空军。1992年,我军的一批主战飞机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因发动机涡轮叶片折断导致等级事故,大批飞机面临着停飞的危险!张居仁、谭崇武、程礼等专家教授临危受命。他们先是到发动机修理厂进行调研,在堆满大修履历本的档案室里,查阅了1000多部卷宗,记下了每台发动机的故障情况。之后,又冒着发动机叶片随时可能会甩出的危险,在空军重点实验室——飞机推进系统实验室进行了4 次100小时的长时间试车,终于将发动机寿命延长了一倍,成功地解决了部队飞行训练缺少发动机的难题。后来,他们又将另外四种型号发动机寿命延长了一倍,为国家节省经费数十亿元。 一系的每一个教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都满腔热忱地为部队提供技术服务。林国华教授设计出了“筋斗最佳轨迹”和“最优计算法”,不仅可以指导飞行员快速进入有利的作战位置,而且有效地避免飞机做筋斗时进入螺旋;张恒喜教授发现某新型战机的配件紧缺、故障多、战备完好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零周期”战斗力形成方案,编写了《某型飞机维修策略研究》;王平军副教授看到部队修理某型战机轮胎很困难,便设计出一种脱胎器,使原来需要四五个人三四个小时才能做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一项项研究成果,无不凝聚着一系教员们的智慧和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