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抗击“非典” > 防治知识
家人或朋友证实受感染 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24日16:29  京报网-北京晚报

  不要前往探访病人。与患者有过紧密接触的人士,应注意下列事项:1、停止上班或上学,留在家中,但须每日到指定的卫生署诊所报到,接受检查,为期十天;2、必须离家时,要戴上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若怀疑自己曾与受感染者接触,应当求医,并在十日之内戴上口罩;4、患者家中的家具及玩具,要以1比49的比例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5、留意自己身体状况,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6、若感不适,立即求医。

转自搜狐

   病毒追问

转自搜狐

  变种冠状病毒是怎么发现的?

转自搜狐

  医学专家从有感染源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采集样本,包括香港、新加坡、欧洲、加拿大以及中国内地。因此基本上可以说在所有患有“非典”的地区进行调查,通过基因分析,我们有足够的依据证明,“非典”都和这种变异冠状病毒有关,正是冠状病毒导致了非典型肺炎。

转自搜狐

   对冠状病毒的发现对临床有什么意义?

转自搜狐

   通过这个发现,我们可以来检测患者是否真正患有“非典”。迄今为止,我们只有临床和传染病学上的对非典症状的认识。如果一个病人有几条症状,我们就认为他有可能患有“非典”,如果它满足了所有的症状我们就认为他是“非典”患者。但仍然有一些患者属于例外,这使得医护人员在作出诊断时遇到很多难题,控制工作也更难进行。

转自搜狐

   医疗研究部门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转自搜狐

   下一步将是用非常可靠的医疗手段来诊断非典型肺炎,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PCR检查方法,使得更多的非典型肺炎患者能够及时被诊断出来。第二步是用更有效的方法来研究病毒抗体,这是研究非典型肺炎病理的关键一步,对于那些已感染的但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抗体是有效的检测方式。第三步是如何治疗“非典”病人,抗体研究已经有进展了。最后是研制疫苗,从根本上预防“非典”。

转自搜狐

   这种病毒是否来源于动物呢?

转自搜狐

   目前,这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冠状病毒有很多种,病源来自于不同的生物。所以只能说它有可能来自动物。第二,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很多新的病毒都是先由动物感染的,比方说,从蝙蝠和其他动物。但目前还不能确认是何种动物,医学研究还没有证据说明这一点,但这并不是目前急需要做的一件事情。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临床实验,同时也会对动物病源进行研究。

转自搜狐

   最后要作出抗体或者疫苗要多长时间?

转自搜狐

  第一要看有没有直接抗病毒的药物。第二能够针对性地采用具有免疫性的免疫球,现在在香港已经尝试用一些特殊的免疫球对患者进行特殊治疗。第三甚至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疫苗,这个疫苗可以做活疫苗,也可以考虑做死疫苗。死疫苗就像控制流感一样,但它不会需要特别长的时间。但是活疫苗需要的时间至少一年以上。

转自搜狐

   康复追问

转自搜狐

   非典型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是否再次复发?

转自搜狐

   只要符合出院标准,又注意按医嘱进行保健,一般不会。为了防止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后复发,卫生部专门下发了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出院标准:一是停用退热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体温正常7天以上;二是呼吸症状明显改善;三是胸部X光照片肺部炎症有明显吸收。非典型肺炎病人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后出院,说明已基本康复。出院后只要按照医嘱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一般是不会复发的。目前,我国已康复出院的非典型肺炎病人中,至今尚没有出院后复发的报道。

转自搜狐

   非典型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会不会再次传染他人?

转自搜狐

  不会。因为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是由变种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从目前掌握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染过程来看,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传染性主要在急性期(发病早期),尤以刚发病时为强。当非典型肺炎病人被隔离及采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措施后,机体开始识别病毒并出现针对SARS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抵抗和中和病毒。随着疾病的康复,SARS病毒逐渐被机体所清除,其传染性也随之消失。所以,非典型肺炎病人康复出院后,是不会传染他人的。目前,我国已康复出院的1000多位非典型肺炎病人中,尚没有出院后传染他人的报道。

转自搜狐

   非典型肺炎病人康复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转自搜狐

   非典型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疾病折磨,其身心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出院后应特别注意以下保健,注意休息,充足睡眠。患者发病期间体力消耗很大,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出院后应适当休息一段时间,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做到生活有规律,工作适度,注意劳逸结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防止出现情绪低落和心理疲劳。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要适当进行锻炼,通过增强体质改善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患者出院后应注意补充营养,可适当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每天最好饮用1至2杯牛奶、食用肉鱼豆蛋类4至5两、蔬菜最好3种以上,加上两种以上水果,再搭配少量油脂,就能获取均衡营养。但不要过于辛辣、油腻。要合理调配膳食,尽可能地吃得杂一些,通过每天多元饮食的营养摄取,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定期复查,加强防范。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后,应注意在家隔离一周,每天自测体温两次,并按时服药。如果体温超过38℃并伴有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到原治疗医院就诊。出院时外周血像、肝功等各项检查和胸部X光照片已正常者,出院后一周内复查一次;不正常者,应每周复查一次,直至正常为止。

转自搜狐

   服药追问

转自搜狐

   吃维生素C多多益善吗?

转自搜狐

  人们在服维C时,不应大量服用,多吃将会中毒。小孩可酌减。

转自搜狐

   中药能喝凉的吗?

转自搜狐

  中药要温服,不能喝冷的。自己家煎的药由于没有密封,在一天后就不能服用了。如果放在冰箱里可保质两天左右。

转自搜狐

   孩子能喝中药吗?

转自搜狐

  孩子肠胃功能弱,如果服用,10岁左右的孩子药量应为成人的一半,5岁的孩子药量应为成人的1/4。而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停止服药。

转自搜狐

   中药喝多少为宜?

转自搜狐

   现在没有任何一种可预防非典的特效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都推荐了药方,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要喝的,普通人群就没必要喝中药。只有到过疫区和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接触史的人,也就是易感人群才应该服药。如果选择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吃3到5天就可以了,再多就没必要了。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防“非典”中药怎么煎?(04/24 16:29)
  • 专家:买口罩应到合法药店 非医用口罩不能杀菌(04/24 16:20)
  • 非典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如何处理?(04/24 15:23)
  • 专家提醒:戴口罩要讲科学 并非越厚越好(04/24 15:21)
  • 发现可疑非典症状的乘客怎么办?(04/24 15:16)
  • 四川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非典预防完全手册(04/24 15:15)
  • 香港调用超级电脑协助预防“非典”(04/24 14:39)
  • 准妈妈如何防非典(04/24 14:20)
  • 英科学家:喝茶可提高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和防癌(04/24 14:02)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