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转自搜狐
作家出版社要出一套幽默丛书,其中有孙绍振教授的幽默文选,问我有没有可能为他写一篇书评。孙绍振教授比我年长,我至今尚未拜访,为他写书评不是太冒昧了吗?但我还是大胆答应了,因为这些年我已从他的文字中对他有了一番猜测。
转自搜狐
我猜测的起点是他的那篇《“铁嘴”沉浮》。这是一篇坦白而又有趣的自述,一个因为口才杰出而屡遭麻烦的大学教师形象,跃然纸上。你看,刚当教师第一年,每星期都被系主任批评,原因是讲课“旁征博引,东拉西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校数千学生集中贴两个人的大字报,其中的一个人就是他,年纪轻轻居然独得一千张;好不容易熬到“开门办学”刚讲一堂课,学生反映听不懂,领导批评是“天才教育”;后来,因课堂上的“失言”而受惩的事情越来越多……
转自搜狐
即使仅仅说到这里,事情也已经有一定的社会概括力,说明一个不正常的历史阶段如何钳制出了一个正常的知识分子。没想到孙绍振教授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滑前一步,坦承自己也有一点“不正常”,这就使事情变得比较好玩起来。他这样调侃自己的口才:“我说得比想得快,总是一个意思没说完,另一个意思就不知不觉脱口而出”;“我的嘴巴似乎赶不上我的思绪,而我的思绪又赶不上我的嘴巴”。
转自搜狐
这种情景,确实非比寻常,已经不是“爱说”和“善说”的等级了。
转自搜狐
孙绍振教授从年轻时代起就一直想管住自己的嘴,想了多种多样的办法,但就是管不住,语流滔滔一泻千里,足以冲决一切围堰和闸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转自搜狐
我认为,他的理性世界有两种结构:表层的显性结构和深层的隐性结构。他很理性地生活在世俗生活中,心底却有另一番生活,另一种逻辑,日夜积蓄着一种力量,直至一触即发。当这种深层的显性结构爆发时,如火山,如洪水,表层的显性结构哪里管得住?
转自搜狐
一般人也有双层结构,孙绍振教授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转自搜狐
其一,一般人的深层结构因隐蔽而安静,而他的深层结构却非常热闹,时时用古今中外的文史知识进行着多方面的论证,天天进行着连他自己都掌握不了的辩论、选择、淘汰和储存。这样就出现了两方面的结果:他心里聚集的逻辑力量都是经由大量知识检验的,因此愈加雄辩得自信,而他调动的大量知识又被逻辑力量所串联,越串越多,很难遗忘。
转自搜狐
其二,多数人的双层结构,总是外层强大而深层收敛,表现为顺世从众、缺少个性。其中也有少数人能内外平衡,表现为健全从容、信仰有度。他这样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居然是外层收敛而深层强大,表现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转自搜狐
其三,深层的喷发也许带来很不愉快的结果,但喷发之时却是压力的解除、力量的释放,既无法控制又无法快乐。在这种喷发中,思绪和语言早已不分彼此,洋洋洒洒、浑沌一片。
转自搜狐
其四,正因为早在心底做过整理工作,他口中喷发的一切其实都有细密的逻辑线索,只是由于速度过快、汇聚过密,听讲者大多不容易立即捕捉,但他们都能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裹卷,结果,由他的“欲仙欲死”引发出他们的如痴如醉……
转自搜狐
说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穷尽他。如果单方面地向世俗社会喷发深层个性,他应该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叛逆者和挑战者,但我远远看去,似乎不是。证据是,他诸多文章的主旨,是以平常心态来重新消化各种风干、被供奉的文史典章,以人情物理来重新评判各种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的概念和词语。因此,他是一个由于热爱生活而被生活热爱的人,浑身充溢着一个被热爱者的湿润。他永远成不了那种拧着脖子、铁青了脸的诋毁专家。
转自搜狐
在这里,我要说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判断了:他的幽默,就产生于这种逆反式的消解中。幽默和滑稽来自于一种意想不到的错置和颠倒,这是康德说过的;孙绍振教授口若悬河的精英姿态,所表述的却是一种让很多“精英”颇为尴尬的世俗原则;尽管是世俗原则,用来证明的精神资源又比那些“精英”所能提供的丰裕得多、华瞻得多———这一切,便在根本上形成了幽默结构。我想,也正是这一点,使这一位不无自傲的教授显得平顺自然、亲切可爱。
转自搜狐
我没有听过他的讲座,但从他写的那些文章看,任何话题似乎在哪里开头都可以,一旦开头就喷泻而出,不可遏止。由此我又觉得,有一种幽默不是营造出来的,而是一种自然状态,你看他握笔之时又承受起了站在讲台口的全部快感和苦恼,在指边跳跃的文字活像在唇边舞蹈的话语,他既疼爱有加又无可奈何,这种情景本身不也十分幽默吗?
《美女危险论》孙绍振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